據環球時報消息,在近日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警告若情報顯示伊朗將鈾濃縮至軍用級別,美國“毫無疑問”將再次實施襲擊。這一表態,讓剛稍顯緩和的中東局勢,再度陰云密布。
以色列(資料圖)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多年前,伊朗出于能源需求等目的發展核計劃。隨著計劃推進,國際社會擔憂其核計劃可能存在軍事用途,對地區安全構成威脅。2015年,經過艱苦談判,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逐步解除對伊制裁,這為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曙光。
此前,特朗普曾宣稱促成伊以?;?,彼時他營造出和平使者的形象。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一番講話,令局勢急轉直下。哈梅內伊稱伊朗在與以色列和美國的沖突中“取得勝利”,否認美國重創伊朗核設施。這番言論激怒特朗普,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指責哈梅內伊“撒謊”,并宣稱要不是自己阻止,美軍或以色列軍隊早就將其炸死。不僅如此,特朗普放棄此前對伊朗解除制裁的相關工作,緊接著公開威脅將再次轟炸伊朗核設施,態度出現180度大轉彎。
在伊以宣布?;鸷?,中國外長王毅與土耳其外長通話時指出,和平需要實力來保衛,但實力未必能帶來和平。美國憑借軍事力量對伊朗采取強硬措施,特朗普在宣稱調停成功后,自夸“和平源于實力”,強調空襲伊朗核設施迫使伊朗接受停火。但事實證明,美方實力威懾未能帶來持久和平。特朗普反復無常,剛消停不久就再度對伊朗揮舞武力大棒,充分印證中方論斷。美國單純依靠武力施壓,不僅無法解決伊朗核問題,反而使局勢更加復雜動蕩。
伊朗(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威脅,伊朗態度強硬。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譴責特朗普對哈梅內伊的言論“不尊重”,明確表示若美國真想達成協議,必須改變對伊朗最高領袖的不當態度。伊朗駐日本大使西達特稱德黑蘭致力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但堅決反對武力脅迫下的“和平”。伊朗拒絕美國核談判提議,深知美國過往信譽不佳,一旦輕易答應美國要求,自廢武功放棄核計劃,必將陷入被動,自身安全更無法保障。伊朗堅持發展民用核能的權利,在核問題上核心立場堅定不移。
特朗普威脅動武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與擔憂。俄羅斯等大國對美國行為表示譴責,認為美國單方面威脅使用武力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美伊沖突持續升級,將給中東乃至全球帶來嚴重負面影響,能源市場動蕩、人道主義危機加劇等問題將接踵而至。
特朗普(資料圖)
解決伊朗核危機,重回外交對話與談判軌道才是正途。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推動美國與伊朗通過平等、建設性對話,尋求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方案,為中東地區實現持久和平穩定創造條件。武力無法帶來真正和平,唯有對話協商才能化解矛盾沖突,這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也應是解決美伊緊張關系的根本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