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軍高層頻頻炒作所謂的解放軍2027年“攻臺”計劃。而臺灣學者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解放軍2027年“攻臺”?島內專家想法變了
美軍不斷渲染解放軍攻臺,加劇兩岸緊張局勢,顯然是為自身在亞太的軍事部署找借口。
對此,大陸方面曾明確表示,沒有在2027年攻打臺灣的計劃。大陸將根據形勢的發展,靈活采取統一的方式、方法。
(美軍炒作解放軍2027年攻臺)
但臺灣卻不信,腦補出所謂的“攻臺”戲碼。臺灣學者提出2035年才是解放軍攻臺的“關鍵時間窗口”。
理由是,現在的解放軍存在兩個問題,缺乏足夠的后勤支持和掃雷能力。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近年來,解放軍和民用航運企業的協同練習讓人印象深刻。通過多年的合練,解放軍已經可以高效地利用這些滾裝船進行部隊和物資的快速輸送。這種軍民協作不僅能大幅提高后勤效率,還能有效增加登陸部隊的數量和及時性。
再說水雷問題,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與突破,解放軍已經研發出一種新型無人掃雷系統。一旦作戰命令下達,無人系統可以迅速排雷,不僅降低了人員風險,也極大縮短了掃雷時間。
(解放軍與民用滾裝船進行聯合演習)
解放軍的空降和陸航部隊多次參與跨海作戰演練,顯示出其搶占關鍵節點的能力。而直升機部隊也在通過高強度訓練提升其快速突襲能力。
最終,這一切都指向一個事實:所謂“2035時間窗口論”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幻想。解放軍已經構建起一整套立體登陸作戰體系,只待一聲令下。
2.臺退將:解放軍面前,臺灣防御形同虛設
在解放軍強大的實力面前,島內有的是看得明白的人。臺灣退役將領張延廷明確表示,如果真打起來,“臺獨”武裝完全跟不上解放軍的節奏。簡單來說,當解放軍決定采取行動時,從超音速導彈到先進火箭炮,只需幾分鐘便可抵達預定目標。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速度?用他的話來說,臺灣士兵剛踏上飛機,還未啟動,解放軍的戰斗機和各種導彈已經在眼前了。如此短的時間內,“臺獨”武裝根本不可能組織有效的抵抗。
如今,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早已具備覆蓋整個臺島的射程,這意味著,任何防御工事或軍事基地,在這些武器面前,都是一擊即潰。
(解放軍遠火可對臺灣目標進行精準打擊)
這種狀況下,所謂的“防御優勢”就更無從談起了。面對這種幾乎沒有反應時間的情況,解放軍的火箭炮、導彈能夠精準鎖定目標,摧毀指揮中心、雷達站和重要基礎設施,讓整個防御體系瞬間癱瘓。
與此同時,解放軍還有強大的空中力量。無論是戰斗機編隊,還是武裝直升機的低空突襲,都讓“臺獨”武裝沒有還手之力。再加上解放軍近幾年在無人機技術上的突破,通過無人機進行偵察和實時情報傳輸,加強打擊精度,未來臺海沖突的結局可想而知。
所有這些都表明,如果臺當局繼續不自量力地挑釁,只會把臺灣推向危險的深淵。
(解放軍通過常態化巡航,重塑臺海局勢)
3.解決臺灣問題,動武不是上策
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經過了長期的戰略考量。而這種考量,正是基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智慧。解放軍常態化的巡航與軍演,就是通過非戰爭手段,逐步重塑臺海的局勢。
大陸不急于采取軍事行動,很大程度上是相信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大陸在經濟、外交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這讓大陸有能力去影響臺灣內部和國際社會對臺海問題的看法。
同時,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巡航與演習,不僅是對“臺獨”分子的警告,也是對國際社會的一種宣示:臺海事務絕不容許外部勢力插手。
不過,這種“和而不戰”的戰略耐心,取決于對手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和回應大陸的善意。如果“臺獨”勢力繼續盲目自信,否定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只能逼迫大陸采取更加果斷的措施。
(武力收臺是最后的選項)
歸根結底,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大陸愿意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然而,如若有一天和平的窗口被徹底關閉,那么大陸必將采取堅定的行動,對“臺獨”分子進行毀滅性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