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9日到18日,臺灣軍隊正在舉行年度最大規模的“漢光”演習,今年的演習代號為“漢光41”號,和以往的臺灣“漢光”系列演習相比,今年的演習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是規模夠大,第二是臺灣又有了新“思路”,那就是用海巡船改裝導彈艇,甚至還宣稱要“專打解放軍航母”。
(“漢光41號”演習,臺灣把預備役也拉出來一起練)
漢光系列演習是臺灣自1984年以來一年一度,規模最大的年度大演習,該演習的核心就是模擬解放軍跨海收臺,而臺灣軍隊將如何應對解放軍的進攻。之所以說本次漢光演習規模大,是因為首先在時間上看,本次演習時間長達10天9夜,以往臺灣的歷次漢光演習通常都是5天4夜,這一次時間延長了足足一倍;其次,本次演習除了動用了臺灣的陸海空現役部隊外,還動員了12支預備役部隊共2.2萬人參加演習,其中第209步兵旅更是3000人全部動員,全員參加演習,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
而動員如此大規模的部隊,在如此長的時間里舉行聯合演習,無疑說明了臺灣當局現在已經不甘于“灘頭決戰”這樣的規劃,而是已經開始研究要和解放軍“打巷戰”,并把更多的普通臺灣民眾綁上“臺獨”的戰車,為“臺獨”充當“人盾”。
(臺灣的“航母殺手”)
在本次演習中,臺灣方面也亮出了以前從未使用的全新戰術,即,把原本用于海上巡邏的海巡船拉出來,裝上導彈,用來充當所謂的“航母殺手”,對此臺灣方面還叫囂稱此舉“專打解放軍航母”。那么這個“海巡船裝導彈”到底是個啥操作呢?
其實這種操作方式很早就已經有了,因為海軍的建設相當消耗財力,在建造民船的時候,提前預留改裝升級為軍艦的設置,一旦戰時需要,可以迅速把此前建造的民船改裝成為軍艦,這樣設計在平時可以減輕軍費壓力,而在戰時又可以快速擴充海軍力量。
(臺灣海巡署“安平”級巡邏艦“萬里”號,參加本次漢光41演習的,就是這艘船)
臺灣方面在海巡署建造“安平”級巡邏艦的時候,就專門為這些船只專門預留了安裝“雄風”導彈的發射架和接口,這樣每一艘“安平”級巡邏艦在戰時可以分別加裝2組四聯裝“雄風2”導彈和2組四聯裝“雄風3”導彈,這樣一艘“安平”級巡邏艦就可以攜帶16枚反艦導彈,臺灣總共12艘安平艦滿載可以攜帶多達192枚反艦導彈。從數量上說,如此眾多的反艦導彈,足以對任何海軍艦隊構成“飽和打擊”,但是臺灣當局顯然忽略了幾個問題:
(巡邏艦秒變導彈艇)
首先,雖然臺灣可以快速把12艘巡邏艦全部升級為大型導彈艇,但光有導彈顯然是不夠的,要能夠有效發現解放軍的艦隊,才談得上有效打擊,而臺軍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有效的偵測手段!因為如果大陸決心以武力收臺,那么必然會以猛烈密集的火力,首先摧毀臺軍的各種遠程雷達和其他偵查系統,讓臺軍變成“睜眼瞎”,如果沒有其他偵察系統的配合,即便是臺灣給所有的海巡船都裝滿導彈,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打擊的目標。
(解放軍早已經測試過遠火打擊海上目標)
其次,本次臺灣的“漢光41號演習”既然已經公開展示了改裝海巡船的操作,那么未來解放軍在收臺的作戰中,必然會在首輪打擊時,不但殲滅臺海軍,還會順手直接擊沉所有的臺灣海巡船,讓臺灣的“航母殺手”第一時間就沉入海峽,從而確保解放軍的艦隊根本不會遭受任何威脅。
(解放軍空警-500預警飛機在福建上空巡航)
就在臺當局賣力進行“漢光41號演習”的同時,解放軍則起飛了空警-500預警飛機,在福建上空大約6600米高空持續飛行。根據公開的數據可以知道:臺灣海峽的平均寬度不到200公里,最窄的地方僅130公里,同時臺灣島的縱深也僅有300多公里,二者加起來大概在400到500公里之間,而空警-500在6600米高空飛行時,其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在560公里以上,而且我國的空警-500性能卓越,不但可以探測空中目標,也能有效探測水面和地面目標,換句話說,臺灣的“漢光”演習實際上全被解放軍看在眼里。
(臺灣當局大概忘記了,大陸才是小艇作戰的宗師,他們玩的招數,我們其實都試過)
從以往的海戰史上看,小型艦艇挑戰大艦隊的作戰,大多是兇多吉少,因為小艇本身的防御手段,探測手段都不完善,很難和裝備完善,性能先進的大型艦艇對抗,更不要說用小艇去挑戰防守嚴密的航母戰斗群。更不要說臺當局還是要拿相當于民船的“海巡船”來攻擊解放軍掌握制空權的海軍艦隊,其結果只能比1986年利比亞導彈艇挑戰美軍艦隊的結果更悲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