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這次搞的小動作,算是把“欺騙”這兩個字玩明白了,為了眼前美國給的一點“甜頭”,不惜把長久以來和中國之間緊密的合作關系當成籌碼給“犧牲”掉。
結果呢?換回來的不過是美方原本高高舉起的關稅砍刀,從打算狠狠劈下來的46%,稍微收了收力道,變成了20%——也就是26%的減稅幅度。
表面看好像是賺了優惠,細琢磨完全是吃了大虧,還把自己搞得更被動了。
而對越南這種明顯背信棄義的行為,中方這次的表態異常簡潔,只有意味深長的六個字——“正在開展評估”,這背后傳遞的分量,越南方面最好別不當回事。
就在文章發布的數小時前,特朗普通過其個人社交媒體賬號,罕見地以極其高調的姿態宣布:美越達成了一項“歷史性”關稅協議。措辭頗為夸張,但細看內容,卻令人倒吸一口冷氣。
美國對越南商品征收20%關稅,而越南對美國商品關稅為零。更讓人瞠目的是,美方還特別設定了一條“附加條款”——對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物征收40%懲罰性關稅。
這無疑是劍指中國,意在封堵那些通過越南“曲線出口”美國的中國產品。
協議的落地并沒有帶來掌聲,反而在越南國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越南經濟學者在接受采訪時無奈表示:“我們是以極不對等的條件簽署協議,幾乎是單方面讓利。”
越南為何甘冒風險?
4月初,特朗普拋出對等關稅計劃,要求包括越南在內的多國在90天內完成雙邊談判,否則將面臨高額的懲罰性關稅。
不得不說,這就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場“膽小鬼”游戲,目的就是逼迫各國站隊,尤其是遏制中國通過第三國轉口的貿易通道,越南則是這場博弈中關鍵的一塊拼圖。
越南對美出口額高達1420億美元,占到其GDP的三分之一,一旦美國揮刀落下,越南經濟將立刻遭遇斷崖式下滑。
這不僅意味著外資撤離、產業鏈斷裂、就業危機,還可能動搖整個國家的經濟根基。
這也正是越南選擇妥協的重要原因,為了換取關稅下調,越南同意了幾乎所有美國提出的苛刻條件,比如說所有美國產品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開放海關稽查、接受對轉運商品加征40%關稅。
但這么做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零關稅開放市場,將讓美國商品大規模涌入越南,沖擊本地制造業,產業空心化風險陡增。
更嚴重的是“轉運”條款。長期以來,中國部分出口商品通過越南轉運至美國,以規避直接關稅。但協議中明確規定,所有經越南中轉的第三國商品,無論原產地是否明確,都將被征收40%懲罰性關稅。
這一設計,幾乎專為中國“量身定制”。越南雖然口頭上表示“中資工廠若本地化可視為本土制造”,但實際操作中,“本地化”定義模糊,執行復雜,很容易被美國海關主觀認定為“轉運”。
中方警告
美方這邊還在吹噓“美越協議”的成果,中方早就把話撂在了前頭。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就明確表態稱,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 跟美方達成“關稅減免”的交易。倘若出現這種情況,中方出于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的考慮,必將采取堅決的反制措施。
中方的警告絕不是說說而已,正在跟美方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都應該掂量掂量輕重。尤其是越南,自從2004年起,中國就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中越雙邊貿易額更是達到了2606.5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貿易量,讓越南不得不重視跟中國的關系,即便美國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市場,越南也無法忽視對中國的進出口依賴。
喧囂過后,才發現自己站在了風口中央
越南此刻的心情,恐怕是五味雜陳,如墜冰窟。
他們賣力地扮演“中間商”,以為可以賺盡差價。貿易戰最酣時,越南的出口數據一路狂飆,大量工廠從中國遷入,連標簽都換成了“MadeinVietnam”。
可現在,美國人用一份協議和一次調頭,冷酷地告訴越南:游戲結束了,不再需要你了。
我要的是直接和中國對話,你這個傳話筒和中轉站,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
這種“用完即棄”的冰冷,不帶一絲情面。越南以為自己是棋手,到頭來才發現,自己從頭到尾都只是一枚用來過河的卒子。
其實,北京早就看穿了這一切。不久前,中國商務部還公開提醒東南亞鄰國,“不要在與美國談判中出賣中國利益”。
這番話,既是警告,也是過來人的勸誡。可惜,忠言逆耳。越南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眼前的誘惑,親手簽下了那份“投名狀”。
大國的棋局里,棋子沒有資格談論未來
這份協議,讓中越之間深厚的經濟捆綁,出現了一道肉眼可見的裂痕。
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越南的工業體系從原材料到零部件,都深度依賴中國。北京那句不咸不淡的“正在開展評估”,背后是千鈞之力。一旦反制,越南的出口繁榮可能瞬間化為泡影。
在東盟內部,越南這種“單干”的做法,也必然會引發鄰國的警惕。它失去了中國的信任,又沒能換來美國的長久承諾,原本左右逢源的特殊地位,恐怕會一落千丈。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早已在一旁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取而代之。
最諷刺的是,越南押寶的特朗普,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交易對象。他的政治字典里,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和隨時可以撕毀的協議。
特朗普的牌桌上,善意和惡意都是籌碼。越南以為自己上了桌,卻不知道自己早已是賭注本身。
結語:
這筆交易,與其說是越南的“妥協”,不如說是其在復雜國際關系中尋求生存與發展的“竹子外交”的極致體現。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在全球化逆流中,小國往往被迫在巨頭之間做出艱難選擇,而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越南的“零關稅”換高關稅,究竟是飲鴆止渴,還是以退為進的妙棋?
時間會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沒有硝煙的貿易戰,遠未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