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25年“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組委會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普法,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權威、培育法治信仰,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現將部分會議發言內容摘編刊發。 ——編者
責編|李旭
正文共4772個字,預計閱讀需14分鐘▼
持續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走深走實
□中央宣傳部副秘書長 田雪平
近年來,“雙百”活動持續深化,對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展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生動實踐、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宣部將結合“雙百”活動,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走深走實。
一是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首要任務。推動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認真實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年度學習計劃。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覺性堅定性。發揮“馬工程”和國家社科基金示范作用,加大對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專家學者的支持力度,不斷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打牢學術根基。做好《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第二版)》教材使用工作,持續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
二是著力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依托“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法律專家、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講活動,持續提升“雙百”活動影響力。開展好2025年憲法宣傳周、全國法治動漫微視頻作品征集展播等主題普法活動,深入宣傳憲法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動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是積極營造尊崇法治、厲行法治的良好社會氛圍。持續加強“雙百”活動宣傳,推動各級各類媒體加強內容策劃、選題設置,推出重點理論文章、評論言論和權威報道,充分反映“雙百”活動進展成效和社會反響,不斷擴大活動覆蓋面。
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宣講的重中之重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 楊春雷
2025年,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央政法委作為“雙百”活動組委會成員單位,將持續支持推動活動深入開展,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宣講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深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持續推進各級政法機關黨組(黨委)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推動各級政法領導干部帶學促學,時時處處用“十一個堅持”對照、審視工作,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宣講活動全過程、各方面。
二是深入結合政法職能推進宣講活動。推動將法治宣講與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工作有機融合,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動在執法過程中開展實時普法、全程普法,在司法辦案各環節加大以案釋法力度,寓普法于法律服務之中。結合政法改革工作深入闡釋改革與法治的辯證關系,重點宣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預防化解矛盾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等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普法和守法工作基礎性作用。
三是積極創新法治宣講內容形式。推動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人民警察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集中開展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加強紅色法治文化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故事。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法治宣講,培育選樹有影響力的法治文化品牌,增強人民群眾參與法治社會建設的體驗感、獲得感。
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熊四皓
今年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教育部將結合教育系統實際,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強化理論武裝,深入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快中國法學教材建設,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編制一批專題講義。高質量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一體優化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和高校《思想道德與法治》等課程。指導各地各校聯合法院、檢察院、公安等單位深入開展法治實踐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深刻感受“中國之治”的制度自信和法治保障。
二是持續加強研究闡釋,積極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領教育系統法學教育和理論研究陣地,組織實施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大專項和法學學科研究重大專項,通過設立研究基地、培育智庫,引導高校專家學者產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健全高校協同研究機制,加快推進教育領域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
三是廣泛開展宣傳普及,大力加強校園法治文化建設。依托“雙百”活動,推動政法單位骨干、法學名家等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以案釋法”。辦好“學憲法 講憲法”、“憲法晨讀”等活動,通過開展中小學法治教育“開學第一課”、組建“大學生法治宣講團”等形式提升法治宣傳覆蓋面。將法治思維融入學校教育教學與日常管理,加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隊伍建設,打造優質法治教育網絡文化產品,引導廣大師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推進全民普法深入開展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胡衛列
司法部將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履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職責,推進全民普法深入開展。
一是持續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普及。深化實施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學好用好相關權威讀物,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全覆蓋培訓輪訓。常態化辦好“法治實務大講堂”,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師資培訓,深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動落實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平臺公益普法責任,指導各地普法講師團走進媒體、走進網絡大力宣傳普及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一批有特點、有影響力的宣講品牌欄目。
二是持續提升法治宣講的針對性實效性。堅持重點領域普法,圍繞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續開展憲法和憲法相關法宣傳教育,做好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宣傳普及,深入宣傳民法典以及調解、仲裁、行政復議、訴訟等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群眾依法化解矛盾糾紛,以法律關系的確定維護社會的穩定有序。加強針對重點群體的普法,了解他們的利益訴求和法治需求,講清楚法律規定,講明白權利義務,幫助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用心用情做好重點群體普法工作。
三是持續強化法治宣講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法治宣講隊伍教育培訓,依托智慧普法平臺搭建網上學習交流平臺,幫助和支持法治宣講隊伍推出更多優秀宣講作品,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實踐故事。積極推進先進典型的選樹宣傳工作,進一步形成社會各界關注普法、支持普法、投身普法的濃厚氛圍。
持續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闡釋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潘毅琴
2024年,在“雙百”活動全國組委會的指導協調下,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各級組委會緊緊圍繞重大主題、重點專題和建議選題,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年度宣講計劃和宣講主題,嚴把宣講政治關、學術關、意識形態關,全年共舉辦“雙百”活動12萬余場,受眾2600萬余人次,“雙百”活動覆蓋面不斷擴大、影響力逐步提升。
2025年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總結驗收、“九五”普法規劃編制起草為契機,持續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闡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關于工作任務,擬按重大主題、重點專題和建議選題來安排。一個重大宣講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九個重點宣講專題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宣傳憲法和憲法相關法”“深入宣傳民法典”“深入宣傳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入宣傳民營經濟促進法”“深入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深入宣傳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深入宣傳化解矛盾糾紛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宣傳黨內法規”。十九個建議宣講選題是:“以法治保障和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
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周葉中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宣講者,我們必須努力將這一思想“講到干部群眾心坎里”。
一、信念堅定是根本。一方面,信念堅定根植于內心認同。宣講者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真理性、實踐引領力必須有發自肺腑的認同與尊崇。另一方面,信念堅定體現于言行一致。宣講者只有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模范踐行者,宣講時才能底氣十足、理直氣壯,讓干部群眾真切感受到理論不僅是融入血脈的行動指南,而且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金鑰匙”。
二、邏輯嚴密是關鍵。一是應闡釋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體系與理論精髓,通過系統梳理其核心要義,闡明其理論脈絡和本質聯系,從而揭示其作為科學理論的主題主線和內在邏輯。二是應闡釋好理論淵源與理論創新,揭示其守正創新的邏輯軌跡。三是應闡釋好實踐根基,用鮮活的實踐邏輯印證理論的科學性。
三、真理力量是核心。要精準把脈思想關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敏銳捕捉他們在法治領域的所思所想所惑,并充分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立場觀點方法予以透徹析理,才能解開人們思想的“扣子”,使真理的陽光照亮人們心田。
四、語言藝術是保障。一是善用群眾語言。多采用干部群眾熟悉的語言、身邊的案例、貼切的比喻,通過充滿力量又飽含深情的話語打動人心,避免深奧晦澀的學術腔和刻板生硬的文件腔。二是講好法治故事。通過有情節、有情感、有深度的法治故事,使抽象理論具象化、深刻道理通俗化。三是創新傳播方式。針對不同受眾群體,調整語言風格和內容側重點,做到“精準滴灌”、潤物無聲。
編纂實施民法典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王軼
2025年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五周年。在“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中,“編纂實施民法典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應是重要宣講內容。
一、黨的領導是編纂實施民法典的根本保證。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中的第一個“堅持”強調,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這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2020年5月29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民法典實施把舵定向。
二、以人民為中心是編纂實施民法典的根本立場。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中的第二個“堅持”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立場。實施民法典,同樣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這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還要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編纂實施民法典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中的第三個“堅持”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唯一正確道路。我國民法典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