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范佳
7月4日,山東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邀請省委宣傳部負責同志、省科技廳負責同志等解讀山東省支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系列政策。
會上,省創新發展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峰就山東在科技創新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進行了介紹。
他表示,省科技廳深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機制,用先進技術賦能先進文化,加快培育發展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切實把文化和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一是著力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塑優產業核心競爭力。聚焦文化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人工智能、高清顯示、文旅資源數字孿生等方向,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先后組織實施“虛擬現實”等12項省級科技項目,支持經費超4.8億元,取得顯著成效。如,歌爾自主創新突破了高性能折疊光路顯示模組,虛擬現實整機年產能240萬臺,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一,可有效支撐沉浸式文博場館等建設發展,帶動企業新增產值20億元。
二是著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塑強發展核心動能。全省擁有文化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0余家;支持文化領域企業建設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家,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創新平臺7家,依托各類平臺集聚文化產業創新人才1100余人。
三是著力強化高能級平臺建設,加快提升發展能級。推動顯示芯片等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發展,重組建設山東省新型智慧媒體、山東省數字與數據融合出版傳媒等重點實驗室,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硬支撐”。海信依托高能級平臺,全球獨創光譜選擇反射層設計和大尺寸制備技術,自主研制出具有行業最高光效的新一代抗光膜片,打破國外廠商在抗光膜片資源的壟斷,實現100寸屏幕產品的產業化。
劉峰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廳將進一步抓好《行動計劃》貫徹落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努力將山東建設成為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方向加大攻關力度,持續為文化產業數智化發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加快形成一批原創性、引領性創新成果,努力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二是強化科技型企業培育。加快構建文化領域科技型企業矩陣,支持文化領域企業牽頭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建設重大創新平臺等,讓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山東科技大市場”資源匯聚作用,引導文化領域科技成果進入山東科技大市場交易,積極為優秀成果找場景、找市場,推動技術優勢向市場優勢、產業優勢轉變,塑優培強文化科技產業。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