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牡丹江市立足本土文化資源優勢,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文化+旅游”“創意+科技”等多元融合模式,打造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為城市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中興村文創產品
“文創+旅游” 瞄準潮玩消費市場
1日,記者來到牡丹江市西安區海南朝鮮族鄉中興村與牡丹江師范學院共同打造的中興印象文化創意設計中心,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老師沈紅正帶領學生整理為中興村量身打造的文創產品。
中興村手繪導覽圖、杯墊、海報、抱枕、坐墊、鑰匙扣等文創產品煞是喜人,特別是萌版的朝鮮族男孩、女孩形象,可愛到讓人忍不住立馬抱回家。“這個琴鼓的明信片在設計定稿時我們斟酌了很久,在航拍、仰拍等各種視角中,最終選擇了更符合游客游覽的仰拍角度,有一種‘所見即所得’的感覺。”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2023級學生馬佳瑤說。
記者從西安區委宣傳部獲悉,該項目是“以創為媒 以文助旅”文明實踐品牌,目前,該系列文創產品已正式投放中興村景區,以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創新設計獲得游客廣泛認可,不僅激活了鄉村文旅消費市場,更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提供了新范式。
“游客來到中興村,住在朝鮮族民居,體驗朝鮮族服飾,品嘗朝鮮族辣菜打糕,看稻田畫、坐小火車,旅游體驗之余需要載體留作紀念。我們的文創產品,就是把這些文化符號變成‘可帶走的記憶’。游客帶回去,自己看著是念想兒,送給朋友還能當‘活廣告’,不少人就是看了朋友帶回來的文創產品,專門來村里打卡的。”西安區海南朝鮮族鄉副鄉長張冰說,接下來鄉里計劃和牡師院的師生一起挖掘村里老人的故事、非遺技藝的細節,繼續完善打造“中興禮”品牌,豐富文創產品的種類和數量。
打造本土IP 升級旅游“體驗經濟”
牡丹江市擁有渤海國遺址、寧古塔文化、紅色抗聯精神等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時融合朝鮮族、滿族等少數民族風情,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豐沃的創作土壤。依托雪鄉、鏡泊湖等國家級旅游IP,文創產業與冰雪旅游、生態旅游形成聯動效應,構建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格局。
鏡泊湖冰嬉表演
牡丹江市推出“鏡泊勝景”“林海雪原”等主題文創商品,在景區設立專營店,提升旅游消費附加值;在沉浸式文化體驗方面,打造寧古塔歷史文化VR展館、朝鮮族民俗互動工坊等項目,增強游客參與感;在節慶IP打造上,依托“雪鄉旅游節”“渤海文化節”等主題活動,延長旅游產業鏈。
游船表演
在牡丹江市火車站南廣場旁邊的牡丹江旅游服務中心主墻外,裸眼3D室外屏非常醒目,動態展示牡丹江壯麗山水與人文風情,瞬間拉近游客與城市的距離,這是牡丹江市農旅公司、鏡泊湖旅游集團對原牡丹江散客集散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后的成果。游客可借助VR沉浸式體驗設備“云游”鏡泊湖,開啟智慧旅行新體驗。
在鏡泊湖景區,春季“開湖”、夏看“游船”、冬觀“冬捕”、一年四季看瀑布跳水,這些體驗式的消費模式深受市民和游客喜愛,一系列舉措正推動牡丹江從“旅游過境地”向“文化消費目的地”升級。
打造非遺街區 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2日,記者來到陽明區臨江村,非遺街區正式開工建設,這里整合了國家、省、市、縣級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資源,打造集生產加工、展示銷售、體驗研學于一體的以非遺為主題的文化創意民俗街區。
來到“田間有禮”展示館,省級非遺項目——鴻氏根雕技藝、玉米皮編制技藝、艾草制作技藝的文創產品擺放其中,讓人大飽眼福。木質文創、剪紙、烙畫、彩繪、葫蘆制作、糖畫等非遺文創產品琳瑯滿目,為臨江村旅游項目增加了新的看點和賣點。
文創產品
“這里好看又好玩!原來牡丹江還有這么多非遺項目,我覺得非遺文創產品非常有意義,拿回家作個紀念。”一位游客一邊挑選著自己心儀的文創產品一邊說。
“陽明區政府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打造了集生產加工、生活居住于一體的非遺小院,我們將在這里用五年時間陸續構建非遺產業集群,推動非遺項目落地生根,從而賦能鄉村旅游產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助力臨江村成為獨具特色的非遺文旅示范村。”鴻氏根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繼紅說,通過建設中草藥花卉觀賞園、葫蘆采摘園等景觀,構建“四季有景、季季有品”的文旅體驗場景。
在牡丹江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渤海靺鞨繡、省級非遺項目萬家結繩等通過文化創意賦能,已經實現了很好的市場轉化,還帶動了一批批閑散勞動力實現了經濟增收。特別是東安區的非遺保護館,已經實現了“產學研+文旅”的多功能轉化,在這里,人們能夠走近非遺項目、學習非遺技藝。
發揮產業鏈合力 推進產業協同發展
位于東安區的1946文創園剛剛被省文聯評為2025年度首批“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目前該園區已入駐、孵化至意設計、十九網絡、玖度文化傳媒、佳泰圖文、自媒體協會等創意設計企業14家,營業收入超200萬元,涵蓋了文化創意產業上下游企業,成為牡丹江文創產業聚集地。
“這里是外地游客必打卡地之一,從紅磚墻面到景觀造型,已成為牡丹江市難得的具有明顯藝術氣息的工業遺存。”牡丹江市創意設計協會會長王作超說。
“我們的白酒瓶身采用的是烤花工藝,產品包裝的改變一下子提升了產品附加值,現在這幾款酒銷售得都非常好。”牡丹江互利白酒廠總經理白龍說,通過文創賦能,企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據東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樹新介紹,東安區積極盤活1946文創園閑置資產,展示牡丹江市文化創意產業大賽獲獎產品;積極申請政策扶持,1946文創園免費為文創企業提供房屋、場所;為現有的入駐企業申報并納入省級創意設計企業庫;正著力將園區申報為省級園區……“通過企業入駐、每周舉辦文創市集、與高校合作建設產學研基地等舉措,不僅成功讓老城區煥發了新活力,還有效拉動了本地經濟發展。”李樹新說。
“雪城杯”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
文化產業“政策包”變身產業發展“能量包”。牡丹江市先后出臺《牡丹江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與獎勵辦法》《關于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拿出真金白銀激發產業活力。牡丹江市委宣傳部新文創產業指導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長文表示,根據省統計局數據,2024年,牡丹江新增創意設計中心2家,新增創意設計市場主體100家,其中工業設計企業11家,專業設計服務企業89家。創意設計主體總數達到410家,初步形成了創意設計企業“雁陣”。“2024年,牡丹江市通過組織‘雪城杯’創意設計大賽,發布創意需求項目37個,形成創意設計作品1031個,其中4項設計作品在大賽過程中實現成果轉化,6個項目在閉幕式上簽約。牡丹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從長遠來看仍很漫長,接下來我們還要在推進成果轉化、服務好上下游產業鏈條等方面做文章。”李長文說。
記者 張雪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