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徐匯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匯聚特色街區 ‘城’就美好生活——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展示與推進活動”在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活動通過徐匯區數字宣傳員“徐小宣”的“特色街區citywalk”AI之旅視頻對兩年來的探索歷程進行了回顧,現場發布了徐匯區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文明實踐達人(單位)、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公布了2025年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實事項目清單,并舉行了“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展”揭幕儀式和特色街區節目展演,立體綜合地展現了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特色街區兩年來的階段性建設成果,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全力打造具有徐匯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
從“首開先河”到“百花齊放”
2023年4月,湖南街道在上音歌劇院奏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的第一個音符——“音樂街區”孕育而生,開啟了徐匯在全市首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特色街區”的新征程。
以音樂街區為起步,徐匯區開始了持續兩年的特色街區從無到有、勇于破局、提質增效并收獲階段性成果的創新探索。在徐匯區委的領導和上海市文明辦的支持下,徐匯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牽頭指導各街鎮統籌資源、積極探索、同創共建,先后打造了音樂、健康、體育、敬老愛幼、花園、活力、低碳、法治、文化、親鄰水岸、書香、智匯、公益文明等覆蓋13個街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構建起多元一體、多態融合、多維展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
在剛剛揭幕的位于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漕溪北路158號徐家匯書院三樓)的“人民城市 全民實踐——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展”上,徐匯區以資源特色型、服務特色型、文化特色型、發展特色型、治理特色型五大維度為脈絡,重點展示了1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的舉措、品牌、案例和成效,以及豐富的特色街區建設文創展品,為市民群眾提供免費的、近距離感受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魅力的窗口,現場吸引了眾多的市民群眾觀展打卡!當天揭幕儀式后,各街鎮分管領導走進展廳,分別為本街鎮特色街區展“代言”,向大家介紹了精彩的展陳背后的“街區故事”。
從“稟賦各異”到“一街一品”
面對每個街區資源稟賦各異、居民需求多元的挑戰,徐匯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摒棄“一刀切”的思維,提出“一街一品”發展策略——指導13個街區立足街區和所在街道自身黨建聯建、城市更新、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公共文化等領域的相關做法和工作特點,把文明實踐與街鎮重點工作和居民需求緊密結合、相互賦能,讓眾多的“老品牌”在街區煥發出新時代的蓬勃生機與獨特魅力。
例如,徐匯區楓林街道是國內臨床醫學資源和生命健康產業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創造了三甲醫院集聚度、兩院院士密度、生命健康科創濃度三個上海之最,一個不足3平方公里的街區資源多、需求旺,如何將資源稟賦轉化為惠民實效便是該街區文明實踐的必答題。2023年,楓林街道啟動“楓尚·健康街區”品牌建設,匯聚起街區內的大院大所、學校、公園、賓館、商鋪、公共服務陣地等,組織成立“健康FAN·現代街區社群”,將29位兩院院士的專家密度轉化為民生溫度。
又如徐家匯街道,其依托14.2萬平方米體育總面積、1.491平方米人均體育面積、344處體育場地設施以及上海體育“三件套”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的重量級城市體育地標、徐家匯體育公園的優勢,充分發揮“體育特長生”的資源稟賦創建“體育街區”,持續增加體育供給,培育全民健身團隊,優化“處處可健身”的良好環境,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與五彩斑斕的“15分鐘社區體育生活圈”緊密結合,推出“悅心·活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聯盟和“八個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體育街區特色項目。
此外,在2024年推出的天平街道和凌云街道的特色街區,則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環保思想融入街區發展理念,分別以花園式生態社區環境的構建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導為工作抓手,動員組織社區單位和居民群眾共同創建“花園街區”與“低碳街區”;虹梅街道和漕河涇街道分別把產城融合和法治思維融入街區發展理念,打造“活力街區”及“法治街區”,通過組建“社校企”聯動社群和“法治朋友圈”引導街區文明實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通過正在打造的“虹梅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街區廣場”和漕東支路“法治中軸線”文明實踐大道,進一步強化和拓展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在此次活動的發布現場和展廳,13個特色街區充分展現了自身“一街一品”建設的初步成果,正在用街區特色點亮文明底色。
將“全民實踐”轉化為“群眾實惠”
文明實踐工作重在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是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徐匯區深諳此道,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建設。于是,在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中,有不少單位與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模范帶頭作用,主動參與特色街區建設,以實際行動為特色街區建設添磚加瓦、注入文明活力。
活動現場,徐匯區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文明實踐達人(單位)”名單正式發布,共推出12名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文明實踐達人”,以及15家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文明實踐達人單位”。他們中既有來自“徐匯文明夜課”的主理人,也有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還有扎根社區的優秀退休黨員代表,他們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探索、實踐,為街區增添溫度與活力。“文明實踐達人單位”中既有來自天平街道轄區的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徐家匯街道轄區的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龍華街道轄區的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也有來自湖南街道轄區的中國中福會出版社有限公司,還有來自楓林街道轄區的“健康街區·600號楓尚加油站”項目團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各單位積極盤活自身資源,為特色街區建設和文明實踐活動提供各類支持,努力“城”就居民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以特色街區為載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如何更好地把文明實踐轉化為群眾“實惠”,活動現場推出的“2025年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建設實事項目清單”給出了答案。清單錨定群眾需求與服務提升,發布了包括徐家匯街道徐家匯體育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打造項目、天平街道“花園街區”“都市之光”公共藝術空間文明實踐點營造項目、康健街道“多元聚力 創益百花”百花街文明實踐與參與式治理項目、田林街道“愛吾家暖心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建設項目、華涇鎮AI賦能社區文明實踐項目等33個實事項目,這些項目將主要通過區文明辦與各街鎮“條塊聯動、費隨事轉”的方式落實落地,力求通過年度實事項目推動特色街區建設持續走深走實,為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街區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接下來,徐匯區將從這33項具體實事項目出發,以階段性建設成果展示與推進活動為起點,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特色街區建設深化創造徐匯區“人民城市”建設的新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