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黔東南州、黔南州等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在防汛抗洪和災后重建一線,貴州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帶領群眾風雨同舟守護家園,讓鮮紅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
“洪水要來了,趕緊走!東西都往高處搬!”近日,黔東南州榕江縣第一時間發布7條洪區撤離路線,8000余名黨員干部顧不上連日鏖戰的疲勞,挨家挨戶上門通知,爭分奪秒轉移受災群眾。與此同時,廣播、短信、微信等高頻推送,引導群眾按照預定的撤離路線迅速轉移。在第三次洪峰到來前,縣城1.2萬戶4.16萬人安全撤離。
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鋼鐵脊梁。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時刻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危難關頭豁出去,救災現場處處是他們奔跑救援的身影。
“別怕!我們來了!”35歲的共產黨員、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五局貴陽隊綜合救援中隊中隊長王興邦在斷網斷電的黑暗中,循著呼聲駕駛沖鋒艇在積水深達兩層樓高的街道中搜尋,不顧被鐵絲劃破的傷口,攀著窗戶爬進樓內,將一位受困老人送到縣人民醫院。
他的隊友、“90后”黨員董清卓聽到一棟老樓里有微弱的呼救聲,立即涉水爬上樓梯,在四樓發現一位老人躺在家中床上、動彈不了。董清卓迅速為老人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迎著湍急的水流,艱難地將老人安全背到救援艇上。
關鍵時刻,黨員不帶頭誰帶頭!6月24日,榕江縣平陽鄉丹江村黨支部書記楊文輝帶著33名丹江村黨員群眾馳援縣城。災情嚴重的三水榕城小區有不少居民受困,因淤泥太深無法運送水和食物進去。楊文輝第一個跳進泥漿中,用雙手和鐵鍬一點點清理淤泥和各種堆積物,連續奮戰12個小時打通了小區的救援通道。
“我們村有23人受困,物資告急!”6月28日,接到丹寨縣排調鎮岔河村黨支部書記的求助電話,在鎮政府工作的黨員馬馳、王珍榮等4人再也坐不住。連日降雨導致通往岔河村12公里道路塌方不斷,平時只需30分鐘車程,但那天,他們足足跋涉3個小時,用鐮刀開路前行,終于把物資送到村民手里。
災后重建,刻不容緩。
“10千伏都壩線全線復電。燈亮了,群眾能安心些。”7月1日凌晨3點23分,三都自治縣南方電網都江搶險救災前線指揮部傳來好消息。在三都自治縣受災嚴重的都江鎮,都勻供電局組成的“黨員突擊隊”連日來斗風雨、戰泥濘,為恢復供電排除萬難,把光明帶給受災的群眾。
榕江全縣1030個基站,受災基站達680個。貴州移動榕江分公司聞訊迅速成立4個黨員突擊隊,分赴各地開展基站搶修,并將黨員活動室轉為臨時調度室,從州移動公司調配工作人員24小時對各基站恢復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目前,全縣基站已基本恢復。
在這場與洪水的較量中,各地日夜奮斗,加快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搶修,全力推動災后重建各項工作。一條條道路全力搶通、一束束信號重新恢復、一盞盞燈漸次點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正重建新的美好家園。(本報通訊員 貴組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