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截至今天早上8點,今年累計已有329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部分地區的極端強降雨引發了山洪、山體滑坡和城市內澇等災害。”7月4日,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我國旱澇特征區域性、階段性明顯。南方進入汛期后遇到首個臺風“蝴蝶”,目前全國已全面進入主汛期。
陳敏指出,當前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給防汛抗旱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亟須筑牢國家水安全屏障。他表示,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明顯,而我國又是氣候變化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呈現出頻率高、強度大、范圍廣的趨勢,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的突發性、極端性、反常性明顯增加。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國需加快推進江河保護治理,構建現代化的流域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牢牢掌握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主動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經濟社會安全運行。
據悉,水利部圍繞“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四不”目標,重點部署了各項工作。具體措施包括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水旱災害防御責任制,尤其加強小型水庫等薄弱環節,指導督促地方逐庫落實防汛行政、技術和巡查“三個責任人”。
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護治理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升防洪減災能力、供水灌溉能力及水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在項目謀劃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了水利領域“兩重”建設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加強內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區的現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壩二期等大中型灌區建設,廣東黃茅峽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建設,浙中水資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調水工程,以及洞庭湖重點垸堤防等長江流域防洪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分別組織編制了中小河流治理、區域排澇能力提升、水生態治理修復、水文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實施方案,自上而下地謀劃相關重點建設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關錫璠在會上表示,在資金支持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已修訂水利領域中央投資支持政策,明確了超長期特別國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支持領域。中央投資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約20個百分點,支持范圍擴展至新建中型灌區、中型引調水等工程類型,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資支持比例提升到與大型工程相當的水平。截至6月底,水利領域年度中央投資已全部下達。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積極推動水利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公平開放水利基礎設施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具有供水、發電等經營性收益的項目。近期,四川引大濟岷、福建上白石水庫等重大工程已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
(編輯:郝成 審核: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