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高校思政引領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凝聚育人力量,學校官微特開設“內大故事”專欄,以嚴謹治學的師者、奮發有為的學子為典型,展現校園里師生昂揚的精神風貌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以此宣傳我校思想政治網絡教育的進展成效、經驗成果與優秀事跡。
“內蒙古是我青春和事業的舞臺”
·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
馬玉柱教授
在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國家級人才青年學者馬玉柱教授的實驗室里,團隊正在將納米新材料研究成果進行實際場景驗證。
“基礎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作為納米材料‘追光人’我們始終聚焦前沿難題,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讓科研成果真正服務產業發展。”馬玉柱說。
2017年,在河北省重點高中擔任教師的馬玉柱做出驚人抉擇:放棄編制,在而立之年赴復旦大學拜入趙東元院士門下。回憶初入介孔材料實驗室的情景,他仍難掩激動:“面對未知的悸動,才是科研人應有的狀態。”
2022年博士畢業時,面對沿海高校的優厚待遇,馬玉柱選擇跟隨導師腳步,以“駿馬計劃”B1崗人才身份加盟內蒙古大學。“趙老師教導我們,科研選題要響應國家需求,做真學問、解真問題,這種將國家需求與個人追求融合的科研理念,深深影響了我。內蒙古是我的第二故鄉,也是我青春和事業的舞臺。”馬玉柱說。在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的4年攻堅歲月,馬玉柱在趙東元院士指導下從自然仿生入手,開發“仿生結構調控—功能協同—應用場景匹配”三位一體研究范式,突破了本領域相關研究難題。相關科研成果被國際同行評價為“介孔材料領域的巨大進展和范式革新”。
內蒙古大學能源材料化學研究院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聚焦電子、催化、儲能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為廣大有為青年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作為研究院骨干力量,馬玉柱團隊圍繞“雙碳”戰略和內蒙古能源需求,構建“生物質—CO?—綠氫”協同轉化技術體系,這對風光儲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團隊揭榜自治區氫能領域項目“寬功率波動的千標方級電解水制氫機組關鍵技術及樣機研制”課題,研發寬功率波動電解水制氫關鍵電極材料。目前,團隊正與佰思格公司合作共同研發生物質基硬碳儲能材料,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內蒙古能源技術革新注入新動能。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馬玉柱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重大任務作為科教融匯的“發動機”,獨創“科研反哺—階梯培養”育人模式。他先后指導本科生發表多篇重要論文,培養的研究生先后獲國家及自治區獎學金,并獲批3項自治區博士科研創新項目。馬玉柱先后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人才等人才計劃。
“在這個創新時代,我們要讓學生親身感受科技變革的力量。只要勇于突破,每個人都能做出原創性發現。”馬玉柱說,希望青年學生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主動擁抱新變革,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肩負起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
01
02
03
來源 :《內蒙古日報》
編輯 :劉穎
責編 :張振宇 武濤
校審 :張書寧 蔡雨君
審核 :楊磊
終審 :阿茹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