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環保合作分委會(以下簡稱分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在天津召開。分委會中方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和俄方主席、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部長科茲洛夫分別率團出席并共同主持會議。
黃潤秋在致辭中指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清潔鋼鐵生產體系和新能源產業鏈,穩定運行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黃潤秋表示,中俄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元首今年5月共同簽署聯合聲明,為未來環保合作錨定了戰略航向。近年來,雙方在環境應急聯絡、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跨界自然保護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傳統領域的合作穩步推進,在固體廢物管理、應對氣候變化等新興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在多邊框架下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強。
黃潤秋強調,面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挑戰,雙方要不斷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推動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進程。中方愿在分委會框架下,持續鞏固兩國傳統領域合作成效,務實推動新興領域交流,加強政策對話與信息溝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更多力量。
科茲洛夫表示,環保領域合作是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在分委會機制下,兩國合作成效顯著。兩國元首會晤期間高度評價在生態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密切合作,俄方愿與中方一同落實好兩國元首共識,進一步深化環保務實合作,共同提升兩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攜手應對全球環境挑戰。
會議聽取了污染防治和環境災害應急聯絡工作組及環評專家組、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與保護工作組、跨界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固體廢物管理合作工作組的工作匯報,審議并通過了2025—2026年度各工作組的工作計劃。雙方對過去一年中俄環保領域合作以及分委會各工作組和專家組取得的成果給予積極評價。
會上,雙方共同簽署了本次會議紀要。
文字 | 方琬夷
攝影 | 曾震
編輯 | 李夏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