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公開發聲,呼吁中國利用影響力約束伊朗,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中國是能影響伊朗的國家,理由是伊朗經濟依賴對華石油出口,伊朗通過出售石油獲得的大量資金被用于資助其在地區的“惡意活動”。這番言論迅速引發熱議,將中國推向中東博弈的風口浪尖。
以色列此舉背后隱藏著轉移矛盾、離間中伊關系的意圖。長期以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封鎖,頻繁空襲伊朗設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如今卻企圖推卸責任。這種顛倒黑白的做法,暴露了其政治算計。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面對以色列的無理要求,中方立場明確。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東沖突是非曲直清晰,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關于伊朗核問題,應當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我們希望各方能夠相向而行,推動伊核問題重回政治解決的軌道。
以色列的策略不止于此。其長期依賴美國支持,在中東推行激進政策,導致地區矛盾激化。如今試圖將中國拖下水,一方面是為轉移國際社會對其行為的關注,另一方面是借美國影響力迫使中國選邊站隊。然而,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會被任何一方裹挾。
就在以色列呼吁中國施壓伊朗之際,美國突然宣布對伊朗石油貿易網絡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發布聲明,將多個協助伊朗石油貿易的商業實體列入黑名單,包括伊拉克商人經營的公司及運輸船只。此外,七名黎巴嫩真主黨高級官員及一家關聯金融機構也遭到制裁。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美國的制裁行動與其對伊朗的長期施壓政策一脈相承。通過切斷伊朗石油出口收入,削弱其經濟實力,進而遏制其地區影響力。然而,這種單邊制裁手段并未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加劇了中東局勢的不穩定性。
中國與伊朗的經貿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原則,石油貿易是正常商業行為。將經濟合作政治化,只會破壞國際經貿秩序。中方多次強調,制裁施壓無法解決問題,對話才是唯一出路。
中東局勢復雜,涉及多方利益。美國長期干預地區事務,以色列采取激進政策,伊朗維護自身安全需求,各方矛盾交織。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始終堅持公正立場,推動停火止戰、促進和平談判,才是中國在中東的目標。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以色列的輿論攻勢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中東問題的根源在于長期存在的領土爭端、教派沖突和外部干預。單純施壓某一方無法實現持久和平。
美國此次制裁行動,再次凸顯其單邊主義傾向。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實施制裁,不僅違反國際法,也損害多邊合作機制。中國始終支持聯合國框架下的和平進程,反對任何國家以武力或制裁手段干涉他國內政。
中東和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色列若真心希望緩解地區緊張局勢,應停止對加沙的封鎖和軍事行動,回到談判桌前。中東的未來取決于地區國家的選擇,而非外部勢力的干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