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消息,英國“斯佩”號近岸巡邏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東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潤科大校明確表示,解放軍全程跟監警戒,堅決反制一切威脅挑釁。這一事件還未平息,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又停靠新加坡,宣稱要在南海開展“自由航行”行動,試圖延續其所謂“全球大國”的存在感。
話說回來,英國這次在亞太的動作看似高調,實則暗藏玄機。“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號稱由6.5萬噸級航母領銜,還拉上挪威、加拿大等國艦艇“撐場子”,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一場“虛張聲勢”的表演。
軍艦資料圖
就說航母本身,2022年因螺旋槳故障在直布羅陀海峽拋錨的糗事還歷歷在目,這次搭載的F-35B艦載機又因液壓故障在印度迫降,出勤率僅剩60%。更尷尬的是,英國海軍現役19%官兵因健康問題無法作戰,主戰艦艇數量未來五年還將縮減15%,連護航的45型驅逐艦都頻繁出現動力系統故障,不得不讓西班牙軍艦兼任支援角色。這種情況下,英國還硬著頭皮搞“全球部署”,說白了就是想在脫歐后刷存在感,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向主子表忠心。
不過,英國顯然低估了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和能力。就在“斯佩”號穿越臺海僅僅兩天后,中國海事局就發布航行警告,宣布6月27日在南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這次演習劃定的12萬平方公里區域,是英艦航行路線的3倍范圍,直接給英澳畫了個“大圈”,擺明了是在警告他們“最好繞著走”。從法理上講,中國對臺灣海峽和南海擁有主權和管轄權,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方的反制措施完全站得住腳。
而在軍事層面,中國海軍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055型驅逐艦搭載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射程覆蓋英國航母編隊所在海域;山東艦航母編隊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完成約1000架次艦載機起降,日均起降達30架次,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英國。更別提中國岸基導彈、空軍戰機和電子戰設備對臺海和南海的全覆蓋,英國航母要是真敢硬闖,無異于“甕中捉鱉”。
軍艦資料圖
英國的挑釁行為不僅在中國這里碰了釘子,在國際上也沒得到多少支持。東盟國家對英國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普遍持冷淡態度,沒有一個跳出來力挺。新加坡學者直言英國艦隊如“巡回馬戲團”,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則選擇與中國加強聯合軍演,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區域穩定的支持。
這也難怪,大家都清楚英國不是真的來維護海上秩序,而是把南海當舞臺,想通過軍事表演重塑早已褪色的“日不落帝國”光環。更諷刺的是,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國會上宣稱未來會有更多類似行動,可話音剛落,“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編隊就在南海突然轉向,經巽他海峽直奔澳大利亞而去,說是要提前參加演習,實則更像是“落荒而逃”。這種前后矛盾的舉動,徹底暴露了英國外強中干的本質。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這次挑釁背后還藏著更深層的戰略算計。脫歐后的英國在歐洲被邊緣化,經濟上又面臨美國加征關稅的壓力,急需通過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換取貿易讓步。但他們忘了,現在的南海早不是19世紀西方列強橫行的時代。中國海警船和解放軍艦機在南海常態化巡航,任何外來挑釁都別想占到便宜。更重要的是,中國有足夠的反制手段讓英國付出代價。比如支持阿根廷收回馬島主權,讓英國后院起火;派艦隊到英吉利海峽“自由航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些招數要是真使出來,英國恐怕連“苦果”都咽不下去。
軍艦資料圖
總的來看,英國這次在臺海和南海的挑釁,本質上是舊霸權的最后掙扎。在全球多極化趨勢不可逆的今天,試圖通過軍事冒險阻擋歷史進程,無異于螳臂當車。中國的立場始終明確: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外來干涉都將遭到堅決反制。英國若繼續執迷不悟,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而中國,將繼續以堅定的姿態,守護南海和臺海的和平穩定,讓這片海域真正成為合作與發展之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