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核動力航母打頭陣,率領菲律賓軍艦妄圖沖闖黃巖島,關鍵時刻,南部戰區海空力量一體聯動、果斷出手,護衛艦迅速頂上前去應對。
近日,美軍“華盛頓”號航母現身我國南海海域,與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最大艦艇“特雷莎·馬格巴努亞”號協同行動,逼近黃巖島約30海里處,期間還迫不及待的邀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駐菲律賓的相關人員以及菲律賓媒體代表登上艦艇進行參觀,期間還精心組織了艦載機飛行展示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華盛頓”號航母自11年前之后再度重返南海。
(美軍組織"華盛頓"號的參觀活動)
美軍此次舉動,無疑是將關鍵軍事力量大舉調遣至敏感區域。要知道,去年12月16日,菲律賓參議院已正式通過與日本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該協議的簽署,意味著菲律賓與日本能夠在對方領土上部署軍事人員。而美軍此番作為,分明是在暗中鼓動菲律賓在黃巖島地區挑起事端、引發沖突。
菲律賓自然不會錯失這一“良機”,就在7月2日當天,菲海岸警衛隊噸位最大的巡邏艦——BRP TERESA MAGBANUA號,正在黃巖島以東海域活動,其距離黃巖島約28海里。
(菲律賓BRP TERESA MAGBANUA號巡邏艇抵近黃巖島)
面對此情況,解放軍當然不會坐視不管。7月3日當天,南部戰區派遣海空兵力,在黃巖島的領海、領空以及周邊區域執行了戰備警巡任務。從公開的畫面資料中可以看到,我方海軍出動了054A型護衛艦大理艦,以及056A型護衛艦遂寧艦和阿壩艦等艦艇。空軍方面,則派出了殲16戰斗機和轟6K轟炸機,其中轟6K轟炸機還掛載了鷹擊12反艦導彈。
我軍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做出反應,解放軍已經依托南海三大島礁,建立起了覆蓋整個南海的遠洋預警偵察體系、島礁機場和補給網絡。讓海軍、海警艦船以及空軍戰機,能夠常態化巡航南海島礁、及時應對突發事件。
顯然,我軍此次海空戰備警巡的目標并非菲律賓,而是其背后的美日勢力。無需多言,轟-6所掛載的鷹擊-12導彈便是為美日量身打造的,它具備極高的突防能力,末端速度可達4馬赫(即音速的4倍),且擁有出色的遠距離打擊能力。據西方軍事評論家估算,其有效打擊距離可達400至500公里,而美軍航母上搭載的最新型E-2D預警機的有效搜索距離卻僅有321公里。配上250公斤重的戰斗部,華盛頓號編隊里的伯克2A驅逐艦挨上一發就會失去戰斗力,華盛頓號自己也承受不起一次轟-6K編隊的飽和攻擊。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美軍“華盛頓”號航母狀況堪憂。在過去的11年里,該航母有近7年時間都“宅”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另外4年,則分別耗在了等待中期換堆大修,以及完成大修后的磨合期訓練上。
在當前局勢下,“華盛頓”號航母面對我軍強大的海空作戰力量,應對起來頗感吃力。盡管美國與菲律賓之間存在《共同防御條約》,但面對我軍轟-6K轟炸機搭配鷹擊-12反艦導彈的組合,“華盛頓”號也不得不慎重評估自身處境。
(明顯不在狀態的"華盛頓"號航母)
在此情形下,響應美國“號召”來亞太“展示武力”的英國航母選擇退縮。“威爾士親王”號本計劃訪日韓、過航臺灣海峽,卻因解放軍多次嚴正警告改變航向,駛向澳大利亞,未靠近南海邊緣。這暴露了北約在亞太部署的虛張聲勢。未來三個月南海局勢預計仍緊張,7月中旬,美國聯合澳日啟動“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數十艘艦艇在爭議海域集結。特朗普剛釋放訪華信號,美軍便挑釁,這種做法遭美部分官員不滿,認為會引發中國更多反制,增添訪華合作談判障礙。
美國官員擔憂合理,因其言行不一或招致中國更強硬反制。美太平洋司令部簡報顯示,南海攔截美軍偵察機的是性能更優的殲-20。福建艦即將服役,配備全球僅有的兩款隱身艦載機之一的殲-35。中國官方還披露六代機信息,顯示美國在西太平洋空中優勢正快速消退。五角大樓兵棋推演,南海沖突美軍獲勝概率不足30%,美國認為軍事介入臺海將給其海軍帶來災難性打擊。英國假裝有事提前離場,此舉倒算明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