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7月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拉開帷幕。此次領導人會晤是新成員印度尼西亞和10個伙伴國加入金磚國家后舉行的首次峰會,主題為“加強全球南方合作,促進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治理”。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各方將聚焦全球衛生與健康、貿易投資與金融、應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體系改革及金磚機制自身建設等六大關鍵領域,直面發展中國家最關切的挑戰。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金磚國家暨G20中心主任徐飛彪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次峰會有兩大不同于以往的背景:一是美國關稅政策沖擊經貿金融穩定、動搖國際秩序,世界對金磚寄予厚望;二是自2023年以來兩次擴員后,金磚已成為全球南方的代表機制,此次是“大金磚”的首次峰會,今年還正值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全球治理發展正處在關鍵十字路口。這一新形勢下,金磚峰會的召開具有特別意義。
當地時間7月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的各國領導人、高官合影。(法新社)
在多個國際熱點議題上尋求共同語言
當地時間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乘包機抵達里約。據金磚國家電視臺網站6日報道,出席峰會的還有巴西總統盧拉、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俄羅斯代表團由外長拉夫羅夫率領,總統普京將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峰會全體會議;阿聯酋、埃及、伊朗均由高級官員率團參會。此外,來自10個金磚伙伴國、9個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代表都受邀出席此次峰會。
隨著各國代表團的到來,主辦此次峰會的里約進入“金磚時間”。從里約加利昂國際機場出發向市區行駛的公路上,一塊塊宣傳牌上用中文、英文、葡文、俄文、阿拉伯文等金磚國家語言寫著“歡迎”,峰會主辦場地里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筑前,立起了大幅的背景板……里約很多地方都裝點著“金磚”元素。
巴西《經濟價值報》7月5日報道稱,巴西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后,明確將圍繞兩大核心議題展開工作:深化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以及加強金磚國家在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領域的伙伴關系。據巴西UOL新聞網國際頻道Opera Mundi 4日報道,為強調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所取得的具體成就,巴西政府計劃將金磚國家峰會最終聲明分為四個部分:除總體聲明外,還計劃單獨發布關于衛生、氣候和人工智能的三份專項聲明,目前文本仍在磋商中,談判代表對最終達成共識持樂觀態度。
據路透社報道,3名知情人士5日透露,金磚國家外交官已就里約峰會聯合聲明內容達成一致。報道稱,擴員后的金磚峰會不僅外交分量有所增加,同時在具有爭議的地緣政治議題上達成共識的復雜性也相應增加,這份聯合聲明凸顯金磚國家致力于取得共識。
兩名匿名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過去一周,為此次峰會進行籌備的各國談判人員一直努力就巴以沖突、以伊沖突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等問題尋求共同語言。消息人士透露,在貿易方面,金磚國家將延續4月金磚國家外長會的立場,繼續對美國關稅政策進行批評。法新社6日也稱,根據峰會聯合聲明草案,金磚國家領導人對“不分青紅皂白的”關稅政策表示“嚴重關切”,稱這些關稅是非法的、將損害全球經濟,但草案中未點名美國。
不過,有熟悉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對法新社表示,金磚國家在如何回應巴以問題和以伊沖突上存在分歧。美聯社預計,區別于去年的喀山峰會,此次里約峰會將在熱點問題上采取“克制”態度。巴西智庫瓦加斯基金會國際關系教授斯圖恩克爾對美聯社表示,“巴西希望讓峰會盡可能保持技術性”。
湖北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吳洪英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疲軟、大國博弈加劇的動蕩格局下,金磚國家正逐步從關鍵參與者轉變為全球治理引領者。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沖擊全球產業鏈,金磚國家強化經濟金融合作,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作為新興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在促進全球和平對話與多邊民主治理方面成效顯著,從聯合國涉俄烏沖突、巴以問題的表決實踐可見,金磚國家始終秉持促和談、求穩定的立場,成為國際局勢的‘穩定錨’,其倡導的團結、合作、包容理念,以及共商共建的決議執行機制,為國際組織注入新活力。”吳洪英說。
“金磚國家行動敏捷,雄心勃勃”
“德國之聲”稱,盡管沒有創始條約、常設秘書處或總部,但金磚國家在名義上已經成長為一股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力量。金磚國家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占世界GDP的1/3,超過七國集團(G7)。得益于伊朗和阿聯酋等新成員的加入,金磚國家掌控著重要的大宗商品市場,包括全球約40%的石油產量,同時還控制著全球近3/4的稀土材料。
路透社6日稱,在G7、二十國集團(G20)等主要經濟論壇因分歧和“美國優先”政策而無法有效運轉的背景下,金磚國家的擴員為外交協調開辟新空間。盧拉5日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表示,“面對保護主義重新抬頭,新興國家有責任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并改革國際金融架構。”
據報道,金磚國家財長5日首次達成統一立場,呼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接第一版)要求重新分配投票權并終結歐洲長期掌控管理權的傳統。除了要求增加發展中國家的配額外,金磚國家財長在聯合聲明中主張,配額調整應反映成員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同時保護最貧困成員國的配額比例。聲明還確認關于建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多邊擔保機制的討論。此前,金磚國家已通過新開發銀行批準了價值超過390億美元的120個項目,重點關注基礎設施、清潔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領域。
另據巴西G1新聞網7月6日報道,此次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是推動成員國間貿易采用共同貨幣結算。這一倡議旨在降低對美元體系的依賴,盡管具體方案尚在討論階段,此舉已被視為金磚國家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信號。不過報道同時強調,巴西在金磚峰會尋求平衡,避免該機制轉向對抗西方。
印度《德干先驅報》4日評論稱,作為在21世紀建立起的機制,金磚國家行動敏捷、雄心勃勃,并以議程為導向,對經濟杠桿與強權政治現實作出回應。隨著新成員和新伙伴的加入,擴大后的金磚機制在經濟體量、意識形態和全球雄心上的多樣性已超越其初始形態或G7。該文章指出,盡管被誤讀為“反西方聯盟”,但該機制從未針對他國,新成員的加入更強化其尋求協同發展的努力,而非取代與發達國家的聯系。
中巴就捍衛多邊主義達成共識
里約峰會開幕前,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里約熱內盧會見巴西總統盧拉。
李強表示,當前中巴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雙方正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今年5月盧拉總統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就深入推進中巴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等達成重要共識。李強指出,中巴同為多邊主義、自由貿易的維護者,中方愿同巴方加強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機制的溝通協調,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盧拉表示,巴中兩國人民情誼深厚。巴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愿同中方攜手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進一步密切高層交往,促進經貿、科技、金融、航天等領域交流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等合作。盧拉還稱,愿同中方深化多邊溝通協作,共同抵制單邊主義,捍衛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吳洪英表示,中巴之間不論是在雙邊關系,還是在地區穩定乃至全球治理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互動與協作。在金磚合作方面,雙方不僅支持金磚外部合作機制,同時強調內部合作協調。中巴合作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典范,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緊密合作,為推動全球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邵世均 環球時報記者 李迅典 范安琪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吳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