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康勁 通訊員 楊丹楓
考上公務員就萬事大吉了?剛入職的小程卻陷入了新困境: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高強度的任務,他時常感到焦慮和迷茫。事實上,許多“上岸”的青年都面臨著從學生、職場人到公職人員的身份轉換難題,心理調適成為他們上岸后的第一道“關卡”。甘肅臨澤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就敏銳捕捉到這一需求,在7月1日舉行的2025年新錄用公務員(參公人員)崗前培訓班上,定制專場心理健康講座解鎖“通關秘籍”。
“面對領導交辦的緊急任務,能力不足,如何克服慌亂情緒?”“與同事溝通總覺得有隔閡,該怎么破冰?”講座一開始,心理咨詢師便拋出一連串直擊心靈的問題,精準戳中新入職職工的心中疑問,瞬間引發現場共情。
講座中,心理咨詢師結合公務人員崗位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心理健康知識。從壓力產生的心理學機制,到信念如何在生活、學習和工作經歷中逐步塑造;從“非暴力溝通”改善職場人際關系,到認知重塑ABCD法緩解焦慮情緒,每一個知識點都直指新錄用公務員的實際需求?,F場還設置了情景模擬環節,讓學員們在角色扮演中親身體驗不同心理應對方式的效果,真正將理論轉化為實用技能。
“原來管理情緒也有‘快捷鍵’!”聽完講座的孫亞楠興奮地分享。許多學員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們意識到心理健康不是“小題大做”,而是高效工作的前提。一位學員感慨:“以前遇到難題總想自己扛,現在學會了科學調節,心里踏實多了?!?/p>
上岸不是終點,心理健康才能開啟新征程。這場心理健康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工會賦能助力,解鎖職場從容姿態的暖心關懷。未來,相信這些帶著“心理秘籍”的新入職職工,能以更從容的姿態跨越職場關卡,在崗位上書寫精彩人生。
近年來,臨澤縣總工會通過智慧化平臺、本土化團隊、精準化服務,構建的“1+10+X”心理健康服務網絡,為全縣職工打造出“預防—干預—發展”的全周期心理關愛鏈條,實現心理檔案建立、服務資源調度、危機預警響應的數字化管理。目前,全縣已建成以縣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之家為中心,各鎮、社區、學校、單位的心理咨詢室為骨干,10支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志愿隊伍為主體的全縣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