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最近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動作頻頻,引發了不少關注。
日前,特朗普在乘坐總統專機的時候對記者宣布,他已經簽署了12封信函,準備在7月8日星期一正式寄出。
這些信函是發給12個國家的,通知這些國家:因為還沒有和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這些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大幅提高的新關稅,最高稅率可能達到70%。
特朗普稱這是給這些國家的“最后通牒”,不接受就沒得商量。他還特意強調說:“寫信比談判省事多了。”
這個消息讓很多國家都緊張起來。
這得從特朗普4月份宣布的一項政策說起。那時他說要對大多數國家征收10%的基礎進口關稅,但同時給出90天的談判時間窗口。
這個窗口期將在7月9日截止。現在眼看時間要到了,特朗普顯然等不及了,決定直接寫信施加壓力。
因為目前只有兩個國家英國和越南與美國談成了協議:英國保住了10%的基礎稅率,并且在汽車等關鍵行業獲得了免稅待遇;越南則把關稅從原來特朗普威脅的46%成功降到了20%。
但其他國家像日本、歐盟和印度等,與美國談判幾乎沒有進展,陷入了僵局。
有意思的是,雖然特朗普對其他多國揮舞關稅大棒,卻在同一時間對中國做出了意外的讓步。
就在7月2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了兩項針對中國的限制措施:一是允許美國公司恢復向中國出口一種叫乙烷的化工原料;二是解除了對德國西門子公司向中國出售芯片設計軟件的限制。
這兩項限制都是特朗普政府早前設置的,理由都是所謂的“國家安全風險”。
限制取消后效果立竿見影,消息公布的當天,就有整整8艘滿載乙烷的美國大型貨船立即啟航駛往中國港口。
這個事實說明美國企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要知道過去美國生產的一半乙烷都賣給了中國,之前的限制讓美國企業損失不小。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為什么特朗普一邊加碼對其他國家的關稅,一邊卻對中國“示好”?
答案跟他最近心心念念的一個計劃有關,他想訪問中國。最近一段時間,特朗普在多個公開場合都提到可能訪華的事情。
7月4日,在總統專機上他又明確告訴記者們:“我收到了訪問中國的邀請,有可能會去。”
根據日本媒體得到的消息,白宮工作人員已經在認真規劃詳細的訪華行程,時間可能安排在9月或10月。
特朗普還想模仿他今年5月訪問沙特阿拉伯的做法,準備帶一個由幾十位美國大公司老板組成的商務代表團一起訪華,希望通過談成一些商業合作項目來給中美關系“送上一份大禮”。
然而,特朗普的訪華計劃面臨一個他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重大障礙,那就是臺灣問題。
今年2月,美國國務院在不聲不響中更新了官方網站上關于“美臺關系”的說明文件,刪除了原來寫明“不支持臺灣獨立”的關鍵一句話。
這個改動被中國官方視作嚴重的挑釁行為。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明確指出這是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倒退,嚴重違背了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一個中國原則。
在6月5日中美兩國領導人的重要通話中,中方更是清晰地表明了態度:要求美國必須謹慎處理臺灣問題,切勿被少數“臺獨”分子利用,把中美關系引向對抗的危險道路。
中國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就曾用極其簡潔有力的七個字宣示過中國的底線立場:“中國就是要統一!”
這七個字,不是留給對方商量的空間,而是一個明確的宣告,它告訴世界,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根本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退讓的余地。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內部對于如何對待中國也存在著不同的聲音。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是對華態度最強硬的主要人物之一,今年7月初他主持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會議時,曾試圖推動四國聯手搞一個名為“關鍵礦產倡議”的計劃,明顯針對中國的稀土供應鏈。
但耐人尋味的是,魯比奧最終在公開的會議聲明中,卻有意避開了直接點名中國,只是含糊地呼吁各國加強在礦產領域的合作。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刻意的軟化處理,很可能是為了給特朗普總統可能的訪華行程創造有利氛圍。
不過,這里有一個現實的尷尬:魯比奧本人已被中國政府明確列入了制裁名單。
如果他隨同特朗普總統訪華,在接待禮儀上必然面臨兩難困境,這同樣是特朗普團隊必須提前想好解決辦法的實際難題。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為訪華做準備,因此,特朗普寄出信函的12個國家里大概率不包括中國。
當然,也不排除特朗普執意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的可能,但是這樣一來,必定會徹底破壞訪華所需的友好氛圍,中國不可能在頭頂懸著關稅大棒的威脅下,熱情接待他的來訪。
而如果他在臺灣問題上再做出錯誤表態或行動,比如繼續玩弄模糊戰術或者變相支持“臺獨”,那更會直接導致他的訪華計劃徹底“泡湯”。
7月6日,中方在一個重要的國際和平論壇上發表講話時強調,中美雙方都應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這既是對美國當前政策的委婉提醒,也為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劃定了清晰的底線框架。
距離特朗普寄出那12封關稅“最后通牒”信函的時間只剩下不到24小時,這些信函發出后,將拉開美國與多個貿易伙伴之間激烈沖突的序幕。
而特朗普能否如愿踏上中國的土地進行訪問,最終將取決于他能否在臺灣問題上嚴格恪守中國的紅線原則,以及他是否愿意放棄那些“極限施壓”的幻想,真正拿出平等和尊重的態度。
中美關系未來怎么走的方向盤,在這一關鍵時刻,可以說正握在這位以善變著稱的美國總統手中。
——THE END——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特朗普威脅:“對等關稅”最高稅率達70%,12國等著收信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