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白云怡 蘇雅瑄】“印度不應成為其他國家對抗中國的‘棋子’。”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當今國際秩序日趨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南方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在推動全球和平與繁榮方面肩負重要責任。
梅農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和平”與“繁榮”是全球南方國家最需要的兩種東西。他解釋稱,在冷戰時期,亞洲曾一度是沖突最頻繁的地區,每天都有上千人死于戰爭。而在過去四十年,正是由于地區保持了和平,才給了亞洲國家經濟騰飛的機會。“今天的中國已是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快速發展,而印度也在過去十年中讓1.4億人口脫貧。這一切都離不開和平。”他表示,而反過來說,中國和印度實現的自身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巨大貢獻。
在談及中印關系時,這名印度前安全高官表示,受前些年邊境沖突影響,兩國公眾對彼此的看法有一定程度惡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兩國政府一直保持謹慎、克制。自2024年兩國領導人會晤后,中印高層的交往和互動也更加頻繁,雙邊關系有所改善。
“我們正在向關系正常化的方向前進。我們當然希望這一進程更快一些,不過,我們已經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中國還是印度,都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他同時表示,中印之間在經濟領域存在廣泛互補性,在國際貿易、全球治理等方面也擁有共同利益。“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印度可能是第二大。我們都希望看到一個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他表示,這些都是推動中印關系向正向發展的有益因素。
近年來,隨著中美博弈日益復雜、激烈,美國積極強化所謂“印太聯盟”,拉攏印度以“抗衡中國”。而在印度內部,也有一部分聲音認為,利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機會,“倚美抗華”“聯美制華”。
對于這種論調,梅農在采訪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非常不認同上述邏輯,印度不是也不應成為任何國家的對手。“我們的目標是使印度得到發展,而不是成為別人地緣政治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他認為,中美是印度最大的兩個貿易伙伴,印度應始終奉行“戰略自主”原則,不選邊站隊、不卷入他國沖突。
“冷戰時期我們就是不結盟的國家,現在也一樣。”他表示,印度應根據具體議題,按照自身利益來決定與誰合作、以怎樣的方式合作,而不是選邊站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