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日前報道,針對一名中國記者在俄庫爾斯克州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受傷一事,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表示,俄方已按恐襲罪刑事立案。報道援引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發言人彼得連科的話稱,“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軍事偵查總局已就此事件按恐怖襲擊罪立案?,F正在確認烏軍部隊涉案人員身份”。
澤連斯基(資料圖)
近日,一起發生在俄烏邊境的事件,卻將這兩道線徹底模糊了,一架烏克蘭FPV無人機爆炸,致使中國資深戰地記者盧宇光重傷,讓硝煙外的世界為之一震。6月26日下午,鳳凰衛視駐莫斯科資深記者盧宇光,如往常一樣深入俄烏前線附近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科列涅沃村進行采訪。誰也未曾預料,一場災禍悄然降臨。就在采訪準備階段,一架帶著攝像頭的FPV無人機呼嘯而來,短短幾秒后,爆炸撕裂寧靜,彈片擊中盧宇光頭部,引發顱腦傷。
即便是處于戰爭狀態,對第三國記者發動襲擊,毫無疑問是一件惡行,烏軍此舉,確實可以說是“闖禍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俄羅斯方面的說法,當時這名記者身上穿著的是印有“媒體”字樣的防彈衣。俄羅斯方面也認為,此事是烏軍針對媒體記者的一次‘蓄意襲擊’。在俄烏問題上,第三方媒體很有可能會做出更加中立和客觀的報道,這并不是烏克蘭方面所愿意看到的。因此,烏軍很有可能是意圖通過襲擊記者的方式,讓中立媒體和記者不敢來俄烏前線進行采訪和報道。
如果俄羅斯方面的這個說法被國際社會接受,那么針對烏克蘭的行動就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反恐行動的目標只有一個——徹底消滅對方。這意味著戰爭的規則會改變,沖突的殘酷性會大大增加。俄羅斯的這個指控,意圖很明顯。俄烏沖突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僵持階段。雙方都對外表示愿意和談,但實際上誰也不愿意做出真正的讓步,所以戰斗還在繼續。他們互相指責對方是導致和談失敗的原因。烏克蘭這次對記者的攻擊,就被看作是一種破壞規則的偷襲行為。
無人機(資料圖)
實際上,無人機已成為俄烏對峙的新陣地。6月初,烏方大規模發動“蛛網行動”,上百架無人機突襲俄境內多處空軍基地,更把打擊范圍擴至數千公里之外的伊爾庫茨克州,徹底改變了傳統戰線所在。無人機經過偽裝潛入、異地激活,一方面提升了奇襲效率,另一方面也讓交火線延伸到本不應波及的人員與領域——包括無辜的記者。面對接二連三升級的沖突,中國外交部的回應顯得分外平靜。
有記者提問,近日,有中國記者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采訪報道期間,遇到了針對當地設施的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受傷,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我們對中國記者在報道時受傷深表關切。”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呼吁各方致力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共同推動局勢緩和。
官方口徑是“嚴重關切”,呼吁“推動局勢緩和”。這種中立姿態既沒有被憤怒沖昏頭腦,也沒有放棄原則回答滴水不漏,值得注意的是,在聲明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是,中方“保留追責的權利”。這句話分量很重它像一張引而未發的弓,為未來的任何可能性都留下了空間。
普京(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還有俄烏雙方事實上在進行戰場下的接觸。今年伊斯坦布爾談判以戰俘及遺體交換為切口,為釋放信號提供了契機,但這遠非最終妥協,主要沖突分歧依舊難解。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和談,提出建設性建議?,F代戰爭場域已然超出傳統疆界。高智能化武器,將任何第三方、甚至本不在沖突中的記者推向風險中心。這起無人機襲擊中國記者事件提醒世人,戰爭規則變得越來越淡薄,隨時有可能突破倫理底線。技術帶來的是精準殺傷,也是安全保障的巨大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