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再次爆發無人機戰爭,普京宣布摧毀烏軍20億美元裝備,澤連斯基則誓言年內造出"數十萬架"無人機反攻。然而,戰局突然出現兩大變數,特朗普改口要繼續軍援,德國被曝收到烏克蘭"秘密武器清單"。西方輸血真能逆轉結局,還是讓烏克蘭流干最后一滴血?
據新華社報道稱,最近幾天,俄烏雙方再度掀起一場無人機與導彈的混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講話中高調宣布,俄軍無人機已摧毀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烏克蘭軍事裝備,并嘲諷西方政府"揮霍民眾稅金向烏輸送武器"。
戰場上,俄軍的戰術正變得越來越致命。不同于烏軍依賴單打獨斗的無人機襲擾,俄軍將巡航導彈、彈道導彈與自殺式無人機混合編組,形成多波次、多角度的飽和打擊。
這種"聯合火力打擊"不僅能消耗烏軍昂貴的防空導彈,還能通過不同速度、不同軌跡的武器組合撕開防線。在最近對烏克蘭中部重鎮克列緬丘市的襲擊中,俄軍連續三天轟炸當地征兵辦公室。
而澤連斯基也放出豪言,稱已與歐美達成協議,計劃年內將無人機產量提升至"數十萬架",試圖以數量對抗俄軍的鋼鐵洪流。
當前,俄烏沖突出現兩大變數:首先,特朗普再次一改口風,宣布要給烏克蘭提供更多的防御性武器。其次,多家媒體已經證實,烏克蘭向德國提交"秘密軍購清單"。
就在不久前,美國剛被曝削減對烏軍援,但這才幾天時間,特朗普又一改口風。很有可能是因為前幾天普京在通話中拒絕停火的強硬態度,刺激了特朗普。
而烏克蘭此次向德國提交的"秘密軍購清單"包括4套IRIS-T防空系統、1500枚導彈、1000輛防雷車、200臺雷達……總價高達數十億歐元。
消息人士透露,德國實際承諾的雷達數量遠超烏方請求,從100套暴漲至1100套,甚至可能出售兩套"愛國者"發射裝置。
不過,這兩大變數,真能逆轉結局,還是讓烏克蘭流干最后一滴血?西方武器真的能成為烏克蘭的救命稻草?現實或許更殘酷。
事實上,外界早已看穿這場消耗戰的本質,俄軍近期專門針對烏軍后勤節點和新兵集結點打擊,就是要讓對手"失血而亡"。
俄軍近期在東北戰線持續取得戰術突破,俄軍憑借人力與彈藥優勢,正以每天500米的速度穩步推進。俄羅斯國防部7日發布戰報稱,已完全控制頓涅茨克方向的達奇涅村及蘇梅州別薩洛夫卡定居點。
俄軍當前采取"絞肉機"戰術,通過持續消耗戰逐步瓦解烏軍防線。
面對俄軍的鋼鐵洪流,烏克蘭耗資近10億歐元打造的防御工事顯得力不從心。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年初透露,2023年政府投入462億格里夫納(約合9.3億歐元),在全國修建了3000個防御據點。
但美國政治新聞網實地調查發現,這些工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蘇梅和哈爾科夫前線的戰壕位置設計不當,"龍牙"反坦克障礙缺失,部分工事甚至只是半成品。
按當前俄軍推進速度計算,烏克蘭每天需要投入150萬歐元防御經費才能維持戰線穩定。問題是,烏克蘭政府早已經欠了一屁股債,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
而澤連斯基的無人機擴產計劃,在俄軍全產業鏈軍工體系面前如同杯水車薪。更致命的是,特朗普的軍援承諾充滿變數,德國民眾對持續援烏的反對聲浪日益高漲。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或許戰爭還沒結束,烏克蘭已經沒有年輕一代了,澤連斯基為了當初的“戰至最后一人”的豪言,正在葬送一個國家的未來。
如今,兵源枯竭正在摧毀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在基輔街頭,征兵辦公室的巡邏車已成市民噩夢,任何被懷疑逃避兵役的年輕人都可能被強行征召。
西方武器援助難以彌補人力資源的致命缺口,盡管美國等北約國家持續提供軍援,但烏克蘭前線部隊反映,許多先進裝備因缺乏受過專業訓練的士兵而淪為擺設。
為了補充兵源,烏克蘭已經把目光轉向了女性,國外雇傭兵,甚至是中老年人。前兩天,就有俄軍部隊遭到了烏克蘭幾十名女兵的襲擊。
隨著適齡男性比例持續下降,澤連斯基政府面臨的不僅是軍事危機,而是國家未來的存續問題。烏克蘭注定要為了美西方的野心而流干最后一滴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