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時尚魔都不吃香了?年輕人們紛紛敬而遠之,收拾行李回老家,要么轉換拼搏陣地。
上海成為了被拋棄的城市之一,即逃離鄭州后,上海也淪為了“逃離點”,且年輕人急劇減少的同時,上海也在迅速衰老,60歲以上的老人占據了五百萬左右。
過去紙醉金迷的摩登城市,儼然布滿了垂垂老矣的腐朽氣息,此外,80歲高齡的高人數量肉眼可見的上漲。
“老人之都”正在取代“魔都”之稱,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夢想大都市,緣何如今被嫌棄?上海的老人們為啥急速上升?長此以往,上海會變成什么樣子?
1. 逃離上海
你絕對不敢相信,上海正在緩緩“枯萎”,過去燈紅酒綠的“潮都”,是無數年輕人做夢都想到達的彼岸。
更是夢想實現的造夢之城,似乎只要來到了上海,從此便能過上判若兩人的精致生活。
因此,上海這個摩登都市,一直都是年輕人們的“烏托邦”,可不知從何時起,年輕人們轉性了。
接二連三的離開了上海,回到了起點,這倒不是張口就來,而是有數據支撐的。
上海的人口流失很明顯,特別是有了數據加持后,簡直不忍直視,20年的時候,上海外來人口還能穩定千萬以上,但到了24年,儼然跌破了千萬大關。
短短四年下來,幾十萬的人口消失在了上海,有的人感到疑惑,戶籍人口不是增加了嗎,剛好能抵消幾十萬的流動人口。
無奈的是,一增一減落差明顯,年輕人逃離上海的現狀直接蓋不住了,大剌剌的攤到了明面上。
值得一提的是,還是斷崖式的逃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其實外來人口才是上海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大量的低端崗位被外來人口承包,譬如司機、外賣、快遞、工人,形成了龐大的隊伍。
組建成了上海的“脊梁”,這些崗位確實不光鮮亮麗,表面上看,似乎也沒什么太大的貢獻,然而,恰恰他們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看著不重要,沒了很致命,這些崗位是大量外來人口的首選,放在之前,這些崗位可是香餑餑。
只是現在不行了,它們正在失去吸引力,打工人們“覺醒了”,與其在大城市送外賣,不如回家悠哉悠哉。
大城市之所以叫大城市,不單單是發展建設的優秀,消費自然首屈一指,紙醉金迷、華麗光鮮,一直都是上海的代名詞。
但打工人們混跡久了,慢慢發現自己根本待不起,平日里的消費壓力夠大的了,關鍵住房著實喘不過氣。
想靠著工作在上海扎根根本不可能,打工人們已經步入了活不起、餓不死的行列里,每一天都是煎熬。
索性收拾行囊“逃跑”,房租是三千塊起步的,整租是萬把塊錢的,其次,吃飯、穿衣、通勤,樣樣都要錢。
且上海的消費欲也會令人不自覺的爆金幣,一個月下來,手里根本不剩啥錢,嚴重點的貸款上班都有可能。
不欠外債,已經是年輕人們生活的不錯的象征了,又累又壓力大,年輕人們開始不斷問自己到底圖什么?
生活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行業不景氣也是重要原因,說起最賺錢的行業非金融莫屬,只是最近幾年,金融業走起了下坡路。
降薪、裁員比比皆是,先前猛猛竄的形勢已經過去了,只剩下新能源勉強拿的出手。
上海最自豪的職業無非是,新能源、金融、互聯網,但大環境的不給力,致使崗位急劇減少。
年輕人們能落腳的地方更捉襟見肘,機會的減少,讓人口流動變大,年輕人看不到前途明亮,只覺得混沌暗淡。
哪怕是高校畢業,都免不了陷入emo的狀態,更別提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想在上海結婚買房,屬實不可能,要么家里是老錢,不差錢,隨手就給買了、辦了。
但老錢的能有幾個,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想結婚就得有房,耗費全家之力,都不一定掏得起首付錢。
加上現在年輕人大多數都躺平了,致使上海老年人越來越多。
2. 極速衰老的摩登城市
上海能夠聞名世界,成為外國人喜歡的城市不是沒有原因的,第一它足夠漂亮,第二GDP名列前茅,第三人才眾多,第四快節奏的都市,完美契合了小時候成為職場麗人的幻想。
時間就是金錢具象化了,每個人在上海這座城市爭分奪秒的活著,尤其還跟夢想掛鉤后,上海就成為了擁擠的夢想城。
很多人雄心壯志的想要闖出一番名堂,結果烈火烹油的上海,如今正悄無聲息的轉向“老城”。
60歲往上的老人,占據了上海20%的比例,按理來說,一個城市老人越多,就越需要新鮮血液補充,可惜上海的年輕人跟不上趟,只有老年人在兢兢業業的增長。
新生兒的數量肉眼可見的下降,老齡化成為基調,隨處可見的“老化”嚴重,沒孩子的趨勢相當明顯。
外地人熱情奔赴的態度徹底冷卻了下來,老齡化對一個城市來說很致命,經濟、生產力均受影響嚴重。
關鍵養老金的問題更是一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沒有年輕人的填充,哪里來的養老金發放。
3. 養老難題
除了年輕人壓力大外,老人的生活也不容易,養老就是個攔路虎,居家養老吧,子女不放心,養老院吧,老人又不樂意去,如何安享晚年令人頭疼欲裂。
隨著時間推移,上海養老金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從百億上漲到了千億,未來金額只會更大。
年輕人不繳了,養老金就沒得領,轉不過來,只會惡性循環,縱使上海的經濟給力,能拿得出來,但卻沒辦法解決根源,年輕人變少。
雖然上海推出的養老模式很全面、周到、細心,完善的一年更比一年優秀,但老人也是有需求的。
因此銀發經濟被提上日程,可別小看老年人的消費能力,一輩子攢下了不少錢,還有退休金,日常生活完全沒問題,大城市的老人更注重精神追求。
潮流起來絲毫不輸年輕人,辣條、演唱會、潮服信手拈來,不少人靠著銀發經濟實現了財富自由。
智慧型養老也成了主流,信息是全方位的,隨時隨地老人的狀態被記錄,子女放心,養老院用起來方便,老人們也舒心。
技術的加持,豐富了晚年,不難看出智慧養老是個很有前景的好頭,人才引進也是很有必要的。
以及外資引入,都是不錯的改善道路。
信息來源:
上海的老齡化有點超乎想象了
2025-05-23虎嗅網
比全國早老21年,上海準備好了嗎?
2025-05-24虎嗅網
這十年上海的人口流動,讓我認清幾個事實
2024-05-27 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