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的關稅大刀砍向全球時,誰也沒想到第一個低頭的竟是越南。這個曾被西方熱捧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國家,在2025年7月初簽下了一份震驚世界的協議:越南商品輸美需繳納20%關稅,而所有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主要針對中國)則被課以40%的懲罰性重稅。
更讓國際嘩然的是,越南竟允許美國海關官員直接入境工廠稽查生產線,全面開放對美國農產品、飛機的零關稅市場,還承諾采購109億美元的美國波音飛機和農產品。
越南的妥協瞬間引爆多米諾效應。柬埔寨緊隨其后接受美方條件,成為第二個簽約國。接著泰國、印尼迅速跟進,連此前態度強硬的馬來西亞也突然調轉槍口——在美馬關稅談判關鍵時刻,它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反傾銷稅,被外界視為向美國遞交“投名狀”。短短數日,東盟十國中五國集體“淪陷”,僅剩四國仍在苦撐。
這場集體倒戈背后,藏著特朗普的毒辣算計。他設定7月9日為關稅豁免最后期限,威脅對拒不妥協者征收更高稅率。當越南率先打破僵局,其他國家立即陷入恐慌:“如果堅持到最后遭報復怎么辦?”這種“囚徒困境”讓各國爭相投降,生怕成為唯一被懲罰的倒霉蛋。
越南的妥協絕非偶然。其算計有三重:第一,美國占據越南30%出口份額,失去市場等于經濟崩潰;第二,幻想換取美國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為三星、英特爾等外企鋪路;第三,押注“得罪中國還能活,得罪美國必死”的賭局——畢竟2024年越南對美順差高達1235億美元,而對華貿易逆差僅631億美元。
越南的算盤看似精明,實則自斷經脈。該國電子產業60%零部件、紡織業75%原料依賴中國供應。40%轉運稅一旦實施,相當于封殺“中國部件+越南組裝”的產業鏈模式。“短期內找到替代供應商幾乎不可能。”三星越南工廠負責人坦言。更諷刺的是,2025年一季度越南對美出口激增89%,其中60%實為中國商品中轉,新關稅反而堵死了自己的財路。
面對美國的圍堵與盟友動搖,中國外長王毅亮出硬核反擊。在歐洲訪問期間,他擲地有聲宣告:“中國不是美國,不會走霸權老路!” 這15個字直指美國貿易霸凌本質——自己光伏企業First Solar常年享受聯邦補貼,卻指控東南亞“傾銷”;對柬埔寨征收3521%關稅的理由,竟是“未提交涉密財報”這樣的莫須有罪名。
王毅的歐洲行暗藏戰略棋局。當歐盟被美國威脅加征50%關稅時,中方抓住機遇分化歐美:馮德萊恩在王毅到訪后突然翻臉,公開拒絕美國施壓:“歐盟已準備好強力自衛!”隨即啟動對蘋果、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對非洲53國實施零關稅,在亞非大陸開辟新戰線。
東南亞的變局揭示殘酷現實:小國在大國博弈中往往身不由己。但王毅早已給出中國立場——“誰聯美抗中,必遭反制!” 當越南讓渡海關主權、馬來西亞對中國背后插刀時,它們或許該想想:賭上國運的妥協,真能換來長久安穩嗎?那道40%的關稅高墻,最終困住的恐怕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