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抗戰初期,八路軍中晉升最快的將領是誰嗎?僅僅3個月時間,其職位就與林總、賀龍、劉伯承平起平坐。毛主席更是直言,我就是他最大的后臺。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八路軍毅然奔赴前線,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斗。在重創敵人的同時,八路軍自身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
隨著部隊規模的不斷擴大,眾多將領的職務也隨之晉升。那么,在這段時期,究竟哪位八路軍將領的晉升速度最快呢?答案便是楊成武。
楊成武雖出身于政工干部,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同樣卓越非凡。在長征途中,他率領紅4團在飛奪瀘定橋和強攻天險臘子口的戰斗中屢建奇功,為紅軍主力順利北上開辟了生命通道。
長征勝利抵達陜北后,楊成武出任紅一師政委,和陳賡成了搭檔。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進入八路軍幺幺五師任職,擔任獨立團團長。由于該團沒有正規編制,未獲蔣介石承認,因此在過黃河時,還遭遇了國民黨軍的刁難。
然而,恐怕誰也未曾料到,僅僅三個月之后,楊成武便在職務上與林、賀、劉三位主力師長平起平坐。
幺幺五師過黃河不久,平型關戰役便打響了。楊成武奉命在腰站阻擊敵人的增援部隊,林總嚴令他務必不放一個敵人過去。
面對日軍兩個聯隊的援軍,楊成武毫無懼色,他巧妙利用地形優勢排兵布陣,還故意設下疑兵之計,讓敵人摸不清虛實。在楊成武的指揮下,獨立團與日軍激戰數小時,成功守住了陣地,為平型關戰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戰后不久,幺幺五師在五臺山分兵,聶榮臻奉命前往敵后開辟根據地。然而,在敵后建立根據地困難重重,宋時輪在冀東未能站穩腳跟,蕭克在平西也未能打開局面。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聶榮臻手中可用的正規兵力僅有楊成武的一個獨立團,兵力1500余人。
再加上配合作戰的地方武裝,聶榮臻手中也不過3000余人。這點兵力在敵后能否站穩腳跟都是問題,更別提開辟根據地了。然而,楊成武卻展現出了超凡的軍事指揮才能,他采用伏擊、誘敵、夜戰和遠程奔襲等戰術,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接連從日軍手中收復了七座縣城。
老百姓看到八路軍真心抗日且能打勝仗,紛紛前來支援,有的送飯菜,有的抬運傷兵,不少青壯年還加入了楊成武的獨立團。
獨立團因此迅速壯大,到1937年10月底時,已發展至7000多人。如此龐大的部隊,再稱獨立團顯然已不合適。于是,在11月7日這一天,八路軍總部正式下達命令,將獨立團升格為八路軍獨立一師,楊成武任師長,鄧華為政委。
此時距八路軍成立剛剛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楊成武便在職務上與林、賀、劉三位主力師長平起平坐,成為進步最快的八路軍將領。
對于這樣一位軍政雙優的將領,毛主席自然十分喜愛。抗戰勝利后,毛主席多次對楊成武委以重任。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到了1965年,毛主席又點將楊成武,讓他出任代總參謀長。然而,后來十年運動開始,楊成武也受到了沖擊,有人甚至說聶帥是他的后臺。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專門寬慰了葉帥,對他說:“如果講楊成武的后臺,第一個是我,第二個才輪到你。我是他最大的后臺!”毛主席的這份信任讓楊成武深受感動。
后來,他在回憶錄中提起毛主席對自己的栽培和鼓勵時,言語間滿是發自肺腑的感激。2004年,楊成武將軍病逝,享年9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