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秉德接受紅船融媒編輯部采訪
周秉德,周恩來總理侄女,沈鈞儒孫媳。1949年6月,周秉德來到北京,12歲的她開始在伯父周恩來身邊生活,直到15年后,27歲的她與沈鈞儒長孫沈人驊結婚,才離開了西花廳。周秉德與伯母鄧穎超,相處了43年。近日,紅船融媒編輯部專訪了周秉德,聽她講述了伯父周恩來和伯母鄧穎超嚴于律己的故事,以及伯父伯母對她一生的影響和教育。
01
伯父45歲生日當天寫下我的修養要則
周秉德說:1943年,伯父周恩來45歲生日這天,他謝絕了大家為他準備的茶點和生日慶賀活動,獨自回到辦公室,結合整風學習和親歷革命斗爭的經驗教訓,寫下了一份《我的修養要則》。
▲我的修養要則
他要求自己“注意檢討和整理”“永遠不與群眾脫離”“注意調研,遵守紀律”……從中就可以看出,伯父是非常嚴于律己的。
我的修養要則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八日)
周恩來
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
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
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
五、適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
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
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
02
從四級到六級,伯母的級別一降再降
周秉德介紹,伯父不只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對身邊的人要求也非常嚴格。我的伯母鄧穎超其實也是老革命。
1919年五四學生運動,伯母就參加了。伯母在天津還曾經領導了10萬人的群眾運動,她是一個很能干的人,在天津的話,也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在學生和教師的隊伍里。
1925年,伯母到了廣州,也在廣東省委參加了工作。所以說,伯母也是很早就參加了革命。
咱們共產黨原來在解放區,都是供給制,沒有什么級別。后來經過逐步的發展,加上參加革命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根據發展的需要,開展一些建設工作的需要,就需要定個工資級別,比較正規化。
人事上給我伯母當時定的級,定的是四級。蔡暢是三級,她是全國婦聯的主席,伯母是第一副主席,兩個人都是參加革命比較早的。
后來,伯母說:我就不要定四級了,給我定五級吧。然后,到總理那里去批的時候,總理又把鄧穎超改到了六級。伯父從來都是這樣的,他向來都是對己嚴,對人寬。雖然伯母是第一副主席,但是級別上也要低。
而且,伯父也不光是把自己夫人的級別定的低,他自己的秘書、衛士也比其他領導人的級別要低上一格或半格。包括父親當年來北京工作的時候,伯父也專門交代“職位要低,待遇要少”。
▲鄧穎超
03
不許父親和二伯母朝國家要補助
周秉德說:伯父對家人的工作安排一向嚴格,對我的父親更是如此。他專門跟我父親的領導說:給周恩壽安排的工作,職位要低,待遇要少,我們是共產黨,是為全國人民謀幸福的,不能為家人謀利益。
后來,我父親身體不好,偶爾需要請假休養。伯父認為,我父親不能全勤工作,就不應拿全部的工資,所以要求他提前退休,此后,我父親的收入更顯微薄。所以,伯父后來便拿出自己的工資來資助我們家的生活。
在我的家里,父親的級別是更低的。加上家里孩子又很多,我有六個兄弟姐妹,孩子還都在上學還沒有收入。所以,伯父一直是用他的工資來貼補我們家的家用。
我不是和伯父住在西花廳嘛,每個月伯母讓衛士取補助給我,我再帶回家給母親。那時候一開始是100元,后來因為父親提前退休,伯父對家里的資助又增加到150元、200元。
伯父也不讓我的父親在單位里申請補助。那時候家里困難的家庭,可以向單位申請補助。經過工會討論以后,可以有一筆錢幫助這些個家庭條件困難的人。但是伯父不讓父親申請,就說不要給國家添負擔了。
我的二伯父周恩溥很早就去世了,二伯父去世后,二伯母王蘭芳一個人帶著我的哥哥周榮慶生活。解放以后,伯父對二伯母說:以后你也不要拿國家的工資了,由我的工資來給你補助。伯父每個月給二伯母50元。
所以,我家和二伯母家,都是靠著伯父每個月的資助才得以生活無憂。包括伯父的工作人員,家里有些生活困難的,他也總是會給一些補助。其實,伯父就是希望能夠給國家減輕一些負擔。
▲周恩來總理
04
父親說:伯父為國服務,我給家里服務
周秉德介紹,我的父親是伯父周恩來的弟弟,叫周恩壽。
1921年,父親進入南開學校學習。1924年,父親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冬,父親又轉為中國共產黨。1926年1月,經黨組織決定,父親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學習,同年6月畢業。
1949年上半年,父親到北京與伯父見面。后來,由兄嫂介紹父親進入華北革命大學學習。1950年畢業后,父親被分配到北京鋼鐵工業局任科長,后調任冶金部視察員。
周秉德說:父親的一生分兩個階段。一開始,他是黃埔軍校四期的學員,后來跟著一塊北伐,也打到了武漢。到了武漢以后,父親知道他的父親跟他的伯父都在東北,身體很不好,所以父親便離開了部隊,到東北去照顧長輩。
父親對他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周恩來說:你熱愛國家,你去為國服務,我就給家里頭服務,我去照顧父親和伯父。就這樣,父親便去東北照顧兩位老人,1927年離開了部隊。
后來,在新中國成立前幾年的時候,一些地下黨的同志曾找到父親,讓父親做了一些工作。因為父親是去經商了,組織上想讓父親給老區和解放區提供一些物資,這樣的話,父親也算是為黨做了一些事,做了一些外圍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之后,父親就回了北京,先讀書,然后被分配到了鋼鐵工業局工作。
05
留蘇很好,但我覺得當老師更重要
周秉德說:伯父對我們這些晚輩,從來不是強求我們做什么,而是希望我們做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國家的需求。讓我們做事要從國家的利益考慮,從人民的利益考慮,也確實我們幾個人做了選擇后,伯父他都很支持。
我是在師大女附中讀的初中,師大女附中是北京很好的學校。當時有很多人都選擇畢業去留蘇了,因為當年很時興留學去蘇聯。
但是,我當時并沒有這樣想,因為我在報紙上看到:咱們國家有文化的人特別少,而文盲率特別高。新中國剛剛成立,急需要人才建設國家。所以我上初二的時候就想著,應該加強教師的隊伍。所以,我就選擇了去上師范學校。
留蘇當然也很好,但是我覺得,當老師教學生好像更重要。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去學師范,當老師。伯父知道以后,也很支持我的決定。
▲周恩來、鄧穎超與三弟周恩壽、弟妹王士琴及他們的子女周秉和、周秉建在西花廳
▲周恩來總理、鄧穎超與周秉德等三姐弟
我的兩個弟弟秉鈞和秉華去參軍,伯父知道以后,也是非常鼓勵。大弟弟秉鈞是在學校的時候被選飛選到部隊的,那時候有專門的招生飛行員辦公室到學校里,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人品情況、身體狀況等等,再去挑。
這樣的話,就把我的大弟弟秉鈞就選去了,伯伯當然很高興。秉華是高中畢業以后,征兵的人到學校里邊去征兵,他就積極響應去當了兵了。他是在四川,還是個后勤兵,在炊事班。
▲周秉和在延安
弟弟秉和主動報名去延安插隊,去的時候才十五六歲吧,還是很小的時候。他到延安去,當時延安的生活條件很苦很苦。妹妹秉建到內蒙古去插隊,在內蒙古就算是扎根了,在內蒙古生活了20多年,結了婚、生了子。
▲周恩來總理與周秉宜等
妹妹秉宜從小就喜歡畫畫,初中畢業以后,考了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染系,學印染設計。伯父總是說:我們都是黨的人,都首先要考慮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06
主動放棄分房,留給更需要的人
據了解,周秉德住的樓房是一棟70多年的老房子,是她公公工作單位的宿舍樓。
“當年國家給工作人員分配住房時,我是符合申請條件的。但看到周邊的同事似乎更需要住房,所以我就一直沒有申請。”
周秉德說:關于房子,好像大家都覺得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當然,我那時候也是這樣看的,但是房子有限,大家的需求量又很大。當時我呢,雖然沒有自己的房子,但也是住在公公單位的房子,也算是有地方住。
我覺得還是緊著大家需要吧,我就算了,不申請了。
“八九十年代,我已經是中新社的副社長,還管著單位職工的分房福利的事,但是也都沒申請,起碼三次吧。我就放棄了分房的機會,所以,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還是住在公公的宿舍樓。”
07
只要我還能講,我就會一直講下去
▲周秉德
周秉德說:我今年88歲,也是快90歲的人了。我退休也已經幾十年了,這幾十年來,我一直都在通過各個活動和各種場合,講我的伯父周恩來以及從伯父那受到的教育,也得講了至少兩三百次吧。
每年我都會講一些我在伯父面前受到的教育,他們的艱苦樸素,他們對工作的熱愛,對我們工作的要求,對我們思想上的要求和教育等等。
周秉德說:對年輕人來說,了解了解咱們共產黨的本色,了解一下咱們共產黨的老一代的革命家他們是怎么樣做的,是怎么對自己嚴格要求和對親屬嚴格要求的,這是一件好事。
反正只要有人找了我(去講課),我就不會推辭。我覺得多講一講這些東西,對年輕人來說有好處。所以我也從來沒有拒絕過,只要能講,我就都去講一講。現在(這么大歲數了)也是不停的參加這類活動,跑來跑去。
周秉德
▲周秉德
周秉德,1937年出生于哈爾濱。1943年,東三省淪陷,周秉德隨父親周同宇(周恩壽)來到天津,周秉德在天津完成小學學習生涯。1949年6月,周秉德隨父親來到北京,住進中南海,在周恩來總理身邊生活十余年。
1955年,周秉德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周秉德從北京師范學校畢業,任北京市朝陽區小學教師。1963年,經周恩來總理的秘書何謙牽線,與沈鈞儒長孫沈人驊相識。1964年,周秉德與沈人驊結婚。
1994年,周秉德調入中國新聞社任副社長。2008年,周秉德退休。退休后,周秉德一直以來經常到全國各地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中傳承紅色傳統,宣講周恩來的精神。并著有《我的伯父周恩來》《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等。
2016年,周秉德發起成立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作為基金會的創始會長,2022年12月,周秉德榮獲第十七屆“愛心獎”。
撰文:張喜斌
視覺:王學民
統籌:李秀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