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9日電 為深入實施中非質量提升計劃,推進中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派出專家團隊赴贊比亞奇邦博農場與錫納宗圭農場開展第二期農業標準化技術援助。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農業食品標準化研究所的團隊通過組織標準研討、專題講座、田間實操、知識競賽等活動,為當地500余名農場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注入標準化動能,助力贊比亞農業提質增效。
標準研討,因地制宜制定標準化生產良方
為切實提高小麥、玉米、辣椒和萬壽菊全產業鏈標準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專家團隊與農場負責人、種植管理部、技術工人等農場主要技術人員對標準內容進行了充分討論。會上,專家們將中國農業標準化生產實踐與贊比亞農業生產實際進行了有機融合,提煉、總結并完善以中國農業標準化生產經驗為藍本,贊比亞農業生產實際為重要補充的標準30余項,有效推動了中國農業標準化經驗在贊比亞本土轉化和落地生根。
圖為專家們召開討論標準會。
技術培訓,面對面講授標準化操作要點
為整體提升農場種植工人的標準化意識水平,專家團隊為500余名農場管理人員和種植工人舉辦了標準化栽培要點專題講座,圍繞小麥、玉米、辣椒和萬壽菊四種作物,系統講授了不同種植環節的操作技術要點。培訓前,專家們還向學員發放圖文并茂的《辣椒全程標準化種植技術要點》《萬壽菊全程標準化種植技術要點》等手冊,圖文并茂的操作指南讓復雜標準一目了然。
圖為學員圍坐研讀手冊。
田間課堂,手把手傳授標準化實操經驗
在生機盎然的辣椒和萬壽菊田地里,一個個不同工種的贊籍工人正在忙碌著補苗、栽種和采收工作。中國專家走進田間,細致觀察種植工人的操作方法,手把手指導他們嚴格按照技術手冊要求,執行播種深度、移栽時株行距、定植深度、水肥管理等要點。
圖為中國專家在辣椒田中蹲下,手持測量尺指導贊方學員調整株距;專家與學員共同查看萬壽菊花苞成熟度。
“中國專家教的方法太實用了!以前種辣椒很隨意,現在知道了標準行距能讓辣椒長得更大、病害更少。以后我的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錫納宗圭農場的生產主管穆倫加在田間由衷贊嘆。
圖為中贊雙方人員在豐收的農作物前合影留念,展現合作成果和友誼。
知識競賽,點對點激發標準化生產熱情
“原來同樣的種子,按標準種下去,收成能差這么多!”奇邦博農場的種植工人查爾斯在標準化知識競賽后興奮地說。這場別開生面的競賽吸引了約50名農場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參與。競賽內容緊密圍繞辣椒、萬壽菊、小麥、玉米等當地主栽作物的標準化生產規程,涵蓋種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核心知識點。中國專家們特別為參賽者準備了實用獎品,印有標準化logo的工作服、紀念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激發了學員們學習和運用農業標準化的積極性。
市場監管總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總局深入實施中非質量提升計劃,在贊比亞等國家開展中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希望通過幫扶當地增強農業標準化種植技術和農業人員標準化意識,提高當地農業生產效率,為當地農業增產、農民提高收入作出貢獻,以標準規則“軟聯通”促進中非人民“心聯通”,為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從講座課堂的理念傳播,到田間地頭的汗水澆灌,再到知識競賽的智慧碰撞,市場監管總局派出的專家們在奇邦博與錫納宗圭農場播下了標準規則“軟聯通”的種子,也播下了中非人民“心聯通”的種子。這些用心播種的種子必將在非洲的田野上“生根發芽”,綻放友誼之花,結出共贏之果,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書寫生動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