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牽動人心:國道349拉青線,海拔4000米的荒涼高原上,一名男子面部朝下,倒伏在碎石中,頭盔染血,意識全無。
就在此時,一個提著氧氣瓶和急救包的身影,逆著高原稀薄的空氣疾步跑來……她快速表明身份,隨即投入生死營救。她,就是宿遷市沭陽縣博愛救援隊隊員張倩,正與家人旅游途經此地。
張倩邊單膝跪地查看男子傷情,邊冷靜指揮路人。在大家協力配合下,她以標準急救動作將傷者平穩翻正。緊接著,取頭盔、清創、包扎、測血壓、持續供氧……一系列動作如行云流水,精準高效。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隨著氧氣緩緩輸入,傷者微弱的呼吸逐漸平穩,生命的跡象在張倩手中被艱難拉回。她俯身安慰:“堅持住,120馬上就到!”
當救護車呼嘯而至,張倩清晰交接傷情,并協助將傷者抬上車。直到車輛遠去,她才默默回到自己車上。此時,她和家人也正被高原反應折磨得頭暈無力,而車上的三瓶氧氣,已被她毫不猶豫地全部給了那位素不相識的傷者。
疾馳而過的國道,生死攸關的7分鐘,張倩跪在碎石上的身影,凝固成一段無需修飾的英雄敘事。
“這沒什么,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面對贊譽,張倩淡然一笑。作為沭陽公益救援戰線上一顆堅實的螺絲釘,隨車攜帶急救裝備,是她深入骨髓的日常習慣。她的專業底氣,源于十五年如一日的公益跋涉。
回望這些年的公益活動,常常可見張倩活躍的身影:在社區“市民夜校”,她是傳授消防與急救知識的講師;在“好媽媽課堂”及暑托班,她是孩子們安全的守護者;在沭陽如東中學、沭陽南湖高級中學等校園里,她將急救技能的火種廣泛播撒……她的足跡遍布鄉鎮社區,只為讓更多人握住危急時刻的希望繩索。
張倩這份滾燙的公益之心,同樣也溫暖著小家。在婆婆的病榻前,她以無微不至的照料,榮膺“江蘇省百佳孝星”。在她身上,大愛與小善渾然一體,她還先后榮獲沭陽縣“最美志愿者”、宿遷市“扶貧助學愛心人士”等稱號。在她看來,諸多榮譽的背后,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的躬身實踐。(葉春艷 章勝 郭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