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月15日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宿遷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發展所需、民生所盼,探索“一事一法”精準立法。一部部“小切口”法規,直擊痛點難點,不僅解決了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更擦亮了宿遷法治建設的特色名片。
7月9日,記者走進位于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宿遷智博新媒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該公司直播間內,主播們激情推介各類產品,直播間外,新入職主播正接受話術、場景運用、產品講解等專業培訓。
“通過模擬用戶的使用場景,遇到具體的問題來進行切片曝光給直播間進行引流,直播間在線人數從開始的50多人到現在穩定在300多人。”宿遷智博新媒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王珊珊說。
這一變化的背后,離不開《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條例》的強力支撐。作為全國設區市層面首部電商產業專項法規,該條例為宿遷打造“電商名城”提供了法治保障,從政策扶持、資源對接、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方面,在資金上給予我們直播基地相應的租金補貼;另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業務上的資源對接。我們每年的培訓大概在20場到30場,覆蓋人群在3000人左右。”王珊珊說。
“《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條例》自今年1月1日實施以來,園區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實現全鏈條、多維度融合,‘電商+產業帶’協同賦能,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陽說。
立法不僅助力了產業發展,更融入了百姓生活的點滴。曾經“停車難”困擾著市民,《宿遷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的出臺,為開展停車場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規依據。
“實行智能化管理和低收費管理,現在實行了前兩個小時免費停放的政策,同時我們開通了無感支付和欠費離場的相關功能。目前,便民方舟停車場的日均車輛進出次數達到了3600次,停車周轉率達到了6次。”宿遷市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元丕說。
“車位好找了,不像以前那么緊張。現在停車前兩個小時免費,我們辦事停車很方便,都不用繳費。”市民王靜說。
為停車立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停車的諸多問題,我市還按照“便民、就近、有序”的原則,全面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對外開放。目前,市區65個機關單位庭院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9000余個停車泊位夜間提供給周邊居民使用。
“通過實施《宿遷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市區每年新增車位5000個以上。同時,城市建成區的停車泊位與小車數量配比達到1.21比1,供需基本實現了平衡。”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許彬說。
近年來,宿遷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創新推出了“小快靈”立法辦法和地方性法規協同起草與修改辦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立法工作機制。9年來,26部帶著“宿遷溫度”的地方性法規精準落地,用高質量立法護航高質量發展,讓法治成為宿遷現代化征程上的堅實基石。
“在全國率先出臺‘小快靈’立法辦法,明確立法選題上立足‘小切口’、程序上追求‘高效率’、效果上確保‘真管用’;創新制定地方性法規協同起草與修改辦法,創立‘雙組長制’、構建協同網絡強化區域協作。通過上述做法,我們實現了立法質量和效率雙提升。”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地方立法處處長賈小龍說。
記者:吳兆剛 陳琦 薛瑾 宿豫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