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宣布,應中方高層邀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于7月12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綜合路透社、彭博社、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等媒體8日報道,阿爾巴尼斯當天表示,他計劃前往中國,尋求加強與澳最大貿易伙伴的關系。據阿爾巴尼斯透露,他此行將訪問北京、上海和成都,首站是成都,但他并未透露更多行程細節。
兩年內兩度以總理身份訪華,阿爾巴尼斯已成為訪華頻率最高的澳大利亞總理之一,以至于澳國內輿論擔心他“過于親近中國”,質問道:連特朗普都沒見,為何就往中國跑?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認為,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不僅僅是對去年中方高層訪澳的禮節性回訪,更是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的一次重要舉措,凸顯澳方想在不確定的世界格局中尋找更可靠的伙伴來塑造確定性,“這個伙伴顯然是中國”。對中國的重視源于澳大利亞認知與需求的變化。
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但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的目的,恐怕沒有那么單純。因為中澳之間在達爾文港口一事上,存在著一些分歧,阿爾巴尼斯此番訪華,必然要與中方討論達爾文港口的交易情況,當面給中方一個交代。關于這件事澳大利亞方面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否則也不會直接毀了與中方99年的約定。而這背后,恐怕還是離不開美國的身影。今年早些時候,澳方突然炒作,要撕毀與中方關于達爾文港口長達99年租約的合同,阿爾巴尼斯也有毀約的想法,而美方更是毫不遮掩,喊出讓達爾文回歸澳大利亞的口號。
阿爾文尼斯的公文包里塞著兩份截然相反的清單,一份是求中國擴大進口鐵礦、牛肉的貿易協議;另一份,卻是撕毀達爾文港租約的“毀約書”。達爾文港的99年租約,成了燙手山芋。2015年,中國嵐橋集團砸下5.06億澳元,通過全球公開競標拿下港口經營權。當年這港口是個什么光景?設備生銹、年吞吐量不到500萬噸,虧得北領地政府頭皮發麻。美國公司嫌賠錢不愿接盤,日本企業搖頭走人,只有嵐橋咬牙簽了99年合約。十年過去,劇情徹底反轉。
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澳方突然撕毀合約的“國家安全”理由,連本國法學教授都看不下去。新南威爾士大學周維歡直言:“澳方需證明安全威脅確鑿存在,而非基于政治臆測”。撕開這個幌子,真相觸目驚心:美國黑手:達爾文港隔壁就是美軍陸戰隊基地,美軍每年駐扎半年。2024年美國砸2.7億美元在港口旁建航空燃料庫,要求“清除中資影響”。特朗普政府更被曝推動美私募基金收購港口,試探澳方“反華決心”。
達爾文港口(資料圖)
澳大利亞不是第一次在中美之間左右橫跳。前幾年,跟著美國搞所謂“價值觀外交”,結果換來了中國對其煤炭、葡萄酒、大麥等產品的進口限制,損失慘重。現在剛緩過勁來,又開始動起新心思。他們也不是沒學過教訓,只不過這次覺得靠美國能撈到更大的好處。美國最近幾年在全球瘋狂收購港口,搞得像是“買菜”一樣。李嘉誠把海外港口一個個賣掉,美國財團立馬接盤。他們控制了歐洲、亞洲、非洲的多個關鍵節點,現在盯上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
中方在港口運營權的法律保障無可指摘,澳政府任何違約行為都將觸發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已有12家跨國企業致信澳投資審查委員會,警告隨意毀約將重創商業信譽。中國商務部的回應雖未使用強硬措辭,但今年首季對澳非資源類投資同比驟降43%,資本流向本身就是無聲的警告。阿爾巴尼斯若幻想通過領導人魅力攻勢實現"合法搶劫,終將發現得不償失,港口經營權博弈的背后,是資本全球化與政治本土化的深層角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