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地盤上,中國翻出35年前那本“舊賬”,只說了一句話:
我們當年支持你統一,如今你也該堅定支持中國統一。
這一句話,不吵不鬧,卻句句有分量,打在點子上,也讓德國外長無路可退。
當年德國一分為二,處處被制衡,經濟分裂、社會對立,歐洲腹地成為東西方冷戰的前線。
就在最困難的時期,是中國堅定地表態支持德國民族統一、國家統一——無條件、無預設、無交易。
現在輪到我們面對統一問題,中國外長在柏林攤牌:
“希望德方像當年中國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支持中國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作出的努力。”
這不是情緒勒索,也不是道義綁架,而是一記外交級“人情反向調用”。
德國向來講“歷史邏輯”,那中國就用歷史邏輯說話:
當年你最孤立時我們站你身邊,現在輪到我們要統一了,你能不能把“感恩”寫進實際政策?
德國外長的回應很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話說得沒毛病,表態也標準,但問題是——這句話我們已經聽了幾十年了。
中國要的不是外交辭令,是實際行動:
是你在歐盟層面別跟著美國起哄,是你企業高管不去臺北“踩線”,是你在關鍵涉臺表述上別玩雙面詞匯游戲。
說到底,這是一次“以德治德”的高級對話——用德國人最看重的歷史一致性,來敦促他們在現實政策上別變調。
中國這波,不是“索要回報”,而是“提醒你該還人情”。
你怎么看中國這次“翻舊賬式”的精準外交?是情理法交織的溫和施壓,還是一場話語主導力的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