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剪個頭發都要去羅馬城,橫穿全境只需步行8分鐘。雖然對中國免簽,但其實沒啥意義,因為它是意大利境內的國中國。
這“小家伙”沒有自己的機場,想來這兒就要先到意大利,憑歐洲的申根簽證才能和它玩耍。
梵蒂岡位于羅馬城的高地上,四周被意大利都市環繞
此刻我走在意大利的羅馬街頭,身旁就是臺伯河。這條河把羅馬分成東西兩岸,梵蒂岡就藏在西岸,東岸就是古羅馬斗獸場那些地方。
臺伯河
因為是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夏季炎熱,臺伯河兩岸樹蔭下是個避暑小圣地,河邊很多搭帳篷的羅馬流浪漢。只要沿著臺伯河西岸就能走路到梵蒂岡,完全不用坐車。
整個國家就這些家當了
如果說巴黎的街頭臟亂差,那羅馬的街頭就是升級版。被小便浸出堿花的石墻,滿地的垃圾,隨處可見的便便,空氣里彌漫著刺鼻的味道。
墻角:“請為我發聲”
前方出現的羅馬柱,就屬于梵蒂岡范圍了
沿著一條便便路走到頭,走近就會看到一個由鐵柵欄圍起來的廣場,這個圍欄就相當于意大利和梵蒂岡的國境線了。
鐵柵欄圍起來的梵蒂岡
而且所謂的"國門"不過是圍欄上開個缺口,看著有點寒酸,連個守衛國門的衛兵都沒有,想進就進,沒辦法,就這么點地盤,0.44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再有錢也沒地方造。
圍欄缺口=國門
你在這里看到的99%的人都是游客,梵蒂岡只有760多個常住人口(20幾個女性),就這還是近兩年多生了些。可人家人均GDP10萬美元,10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誰又能笑得出來....
國門邊上有個賣郵票和紀念品的老頭兒,相當于對外貿易經濟部
這個國家的結構很簡單:廣場+教堂+花園+博物館+居民區,大概也就這點家當了。沒有醫院,不能種地,唯一的“國有鐵路”只有860米,連接著意大利.....
可魔幻的是,這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卻在1506年建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圣彼得大教堂。每年天主教的教會給它捐錢,能捐100多億美金,這才是真正的躺著賺錢,哎,人跟人的差距就這么大。
圣彼得大教堂,爬到穹頂(天臺)可俯瞰整個梵蒂岡
廣場上確實沒什么可逛的,除了一個”方尖碑“,一個噴水池就沒啥了。連阿sir都是跟瑞士借的,哥倆成天開個警車在廣場巡視,按我說都沒啥必要費這個油錢,隨便找個地方一掃整個廣場一覽無余。
巡邏的阿sir
往廣場右邊走,穿過一堆羅馬柱就能看見一個安檢口,可以排隊進圣彼得大教堂,安檢處右邊就是居民區“單元門”,但游客是不能進的,七百多個居民就蝸居在這里了。
“小區單元門”和住宅區長這樣
圣彼得大教堂
進這個教堂要排很長時間的隊,經過非常嚴格的安檢程序,除了危險品排查外,女士們還不能穿短褲或露肩膀,不過也別擔心,過了安檢后,有個專門(檢查)的地方給你拿塊布把你裹起來。
每天成千上萬的游客只為看它一眼,這也是整個梵蒂岡最著名最值得游覽的地方。所以我會重點跟大家介紹這里。另外,每周日教皇會到教堂里給大家祈福,所以想見到他要注意日期。
教堂的3名近衛,力量稍顯薄弱啊
進教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先排隊進教堂里面,再排隊去穹頂天臺;另一種直接排隊上天臺,然后從天臺出口可以下到教堂里(我選的第二種)。
想要到教堂的最高點,坐電梯10歐,走樓梯8歐,我是走上去的....走的過程中就無數次后悔,聽著只有138米高的天臺,里面其實是各種旋轉樓梯,狹窄不透氣,極其考驗體力。
這還不算什么
爬樓過程中有臺階,也有純上坡平路,各種受罪。但也會讓你偶爾喘口氣,比如少得可憐的窗戶,以及解鎖教皇視角,俯瞰如螞蟻大小的人,原來這就是權力的味道。
你能找到畫面中的人嗎
越到穹頂的位置,樓梯越窄,而且因為有弧度,跟蝸牛殼似的轉來轉去,整個身體都需要斜著走,加上不透氣,很容易就迷糊,有點像婺源篁嶺的那個怪屋,貼著墻走。
終于到達天臺,一圈鐵欄桿圍著透著監獄風,屬實有點掃興,只能透過欄桿俯瞰梵蒂岡全貌。有點為自己可憐的小身板不值.....
不過,從這里就能看到前面咱們沒進去的居民區,居民區左邊就是梵蒂岡花園(游客也不能進去)。
花園一個人都沒有,啥情況
居民區,遠處是意大利的地盤
從天臺下來就可以進入教堂里面了。華美程度放眼整個世界都少有能比肩的,畢竟是無數藝術家共同創造的教堂。
走在這里跟要登基似的
地宮里埋葬著歷代教皇的棺槨,教堂內隨處可見中世紀的油畫壁畫以及雕塑,作為十幾億天主教徒的圣地,這里還保存著許多珍貴的宗教文物,比如“圣彼得遺骸”、“耶穌十字架碎片”等等,都是教徒心中至圣。
參觀完教堂,如果你還有體力,還可以參觀一下西斯廷禮拜堂和梵蒂岡博物館。
西斯廷禮拜堂,米開朗基羅壁畫作品
西斯廷禮拜堂是個藝術寶庫,適合那些有文藝細胞的人駐足,看看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創世紀和最后的審判等等)。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有二十多個展館,能看到埃及、希臘、羅馬的文物,還能看看文藝復興時期精華作品。
結束一天的行程,從梵蒂岡出來已經是傍晚,我最后決定沿著臺伯河去一趟“橘園”看看日落,這是羅馬最南的一座山丘,找個角落休憩一下,順便撫平梵蒂岡帶給我的勞累和沖擊。
“橘園”山頂
看日落時,我在想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雖然梵蒂岡錢多,到處搞投資,在意大利還有大量的不動產,銀行也有盈利。但如果讓我在這里生活,我大概是不愿意的。
生活物品依賴進口,森林,礦產,水資源這種自然資源都沒有,還感覺像住在一個景區里。我最眼饞的只是睡醒數錢而已,罷了罷了,回去接著搬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