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袁佳藝 楊恩欣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反邪教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基層群眾對邪教的辨別能力以及防范意識,近日,杭州師范大學“同心鑄魂·清朗共富”反邪科普實踐團隊反邪教暑期實踐隊走進新灣街道農貿市場,開展“反邪科普入戶宣傳”主題宣傳活動,以青年擔當激活基層治理效能,讓反邪理念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為共同富裕筑牢思想防線。
建強宣傳陣地,讓反邪知識“接地氣”入人心
農貿市場作為基層群眾日常聚集的“生活樞紐”,是政策宣傳、思想引導的重要陣地。由此,實踐隊深入基層,在市場內設立固定宣傳點,通過擺放反邪教知識展板、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構建直觀生動的“反邪課堂”。志愿者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析邪教的反科學本質、社會危害及識別方法,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家常話”,使反邪教知識從“文本”走向“生活”,在煙火氣中實現廣泛傳播。
實踐隊把握傍晚人流量高峰時段,以“知識普及為核心、互動參與為紐帶”開展宣傳活動。志愿者們圍繞邪教的識別方法、危害案例等內容開展面對面講解,結合反邪知識問答強化群眾記憶,輔以印有反邪標語的實用宣傳品,既提升群眾參與積極性,更讓“反對邪教、守護家園”的理念深入千家萬戶,形成“一人知曉、全家受益”的擴散效應。
聚焦重點群體,以精準施策筑牢“防護網”
基層反邪工作的關鍵在于“精準滴灌”。實踐隊針對不同群體的認知特點,分層分類開展宣傳教育:
針對中老年群體——這一易受邪教蠱惑的重點對象,隊員們結合真實案例,用“身邊事”講清“大危害”,通過剖析邪教對家庭和睦、社會穩定的破壞,幫助文化程度不高的群眾直觀理解邪教“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本質,增強防范自覺。
針對青少年與社會群體——通過問卷調查與互動問答,既掌握群眾對邪教的認知底數,也以“你問我答”的形式強化記憶,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世界觀,推動社會群體成為反邪宣傳的“傳聲筒”。
針對部分群眾混淆邪教與宗教的認知誤區,隊員們還融入宗教政策知識講解,明確二者的本質區別,幫助群眾在思想上劃清界限,從根源上消除邪教滲透空間。
凝聚青年力量,為社會治理注入“新動能”
此次活動既是一次反邪知識的普及,更是一場青年擔當的實踐。身著藍色馬甲的志愿者們深入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熱情傳遞正能量,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知行合一”的社會責任感。群眾反饋顯示,經過宣傳,大家對邪教危害的認知深度顯著提升,紛紛表示將主動向親友傳遞反邪知識,形成“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反邪格局。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反邪工作的前沿陣地。杭州師范大學實踐隊的此次行動,以農貿市場為支點,將反邪宣傳融入基層治理末梢,不僅夯實了群眾的思想防線,更探索出“青年參與融合基層聯動”的反邪宣傳新模式。這既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踐行,也為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提供了青春注腳,為守護社會清朗、推動文明進步貢獻了堅實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