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中共成都市委新聞發布會舉行,解讀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會議精神。
發布會上,成都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毅介紹,成都積極踐行“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近三年舉辦成都世乒賽、大運會、湯尤杯等國際和全國性賽事140余項,獲評2024年全國唯一的體壇榜樣“年度體育城市”,入選國家首批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
今年上半年已舉辦重大賽事38項,預計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10億元、同比增長約9%;體育產業總規模達740億元、同比增長約8%。
下一步,市體育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一是發揮賽事乘數效應,打造獨具特色的體育品牌。高標準籌備舉辦成都世運會、國際乒聯混團世界杯等重大國際賽事,加快培育成都馬拉松、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賽、“熊貓杯”國際足球錦標賽等自主品牌賽事,創新打造“運動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重點塑造乒羽網之城、藝術體育之城、棋城、騎跑運動之都、電競文化之都、金牌球市“三城兩都一市”體育品牌,一體推進辦賽營城興業惠民。今年成都市舉辦承辦國際和全國性高水平體育賽事預計將超80項。
▲2025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賽
二是發揮體育疊加效應,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深化“體育+”融合發展,持續實施在“春熙路邊、音樂廳旁、天府雙塔下”舉辦體操精英賽、田徑街頭賽、三人籃球大師賽等新模式,塑造“跟著賽事游成都”新風潮。依托“兩山一環”空間,探索舉辦攀巖、滑雪、滑翔、漂流、騎行等新興潮流項目賽事活動,打造更多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激發消費新活力。大力實施“運動過節·觀賽度假”體育消費促進行動,支持市民在“家門口”以運動方式過節、吸引游客來蓉以觀賽方式度假,推動賽事流量向經濟增量轉化。今年將力爭實現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邁上800億元新臺階。
三是發揮產業帶動效應,構建更加完備的產業體系。提質發展智能運動裝備制造業,推動以賽招商、以賽聚企,豐富優質運動裝備產品與服務供給。大力發展戶外運動產業,重點支持縣市新城加快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加快發展特色冰雪產業,依托旱冰旱雪等南方特色項目拓展真冰真雪運動裝備器材、場地運營、賽訓服務等業態。創新發展健康電競產業,辦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亞軍決賽等一批頂級賽事,加大電競場館建設運營支持力度,引進培育知名電競俱樂部。搶抓世運項目推廣契機,探索發展科技體育“新賽道”,籌辦無人機、機器人等高規格賽事,以新興競賽表演產業助力新興領域經濟發展。今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將力爭突破1500億元,為實現2027年達1800億元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