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本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多國宣布新的關稅稅率,威逼各國在8月1日政策生效前盡快達成貿易協定,日韓和東盟多國均未能幸免;與此同時,中方則在一系列海外訪問時釋放合作善意,表明愿為各國提供廣闊發展機遇,擴大市場準入,以及深化區域一體化等,以此團結貿易伙伴,共同抵制華盛頓的貿易保護主義。
7月11日,港媒《南華早報》援引多名分析人士的話稱,中方傳遞的友好信號表明,除了措辭強硬的警告之外,中國正采取更務實的態度,為與華盛頓進行更多談判做好準備。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鳳英表示:“中國需要展現堅定的外交立場,闡明自身原則,同時還要采取行動,為周邊貿易伙伴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她進一步指出:“美國必然會對轉運商品加征額外關稅。因此,中國必須與周邊國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逐步構建更統一的區域市場至關重要。”
當地時間7月10日,王毅出席于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中國外交部官網
即將過去的一周里,中方與諸多貿易伙伴展開密集溝通。據中國外交部消息,本周四(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于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重申中國—東盟已全面完成10+1自貿區3.0版談判,以實際行動擴大共同市場,維護自由貿易。
王毅強調,美國僅憑一紙信函向東盟國家征收高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行徑。中方站出來堅定反制,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在維護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各國共同利益。中方愿同東盟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對于均被征收25%關稅的美國盟友韓國和日本,中方同樣伸出橄欖枝。王毅表示,誓言推動三邊自由貿易協定,并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他說,“形勢越復雜,我們越需要保護我們的合作不受干擾。”
此前一天,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也抵達柬埔寨,向柬方表達了中國愿與其并肩而立,“攜手應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柬埔寨被美國加征36%關稅。
在亞洲之外,加拿大作為《美墨加協定》框架下與美國簽訂自貿協定的鄰國,被加征了35%的關稅。7月11日,王毅也在吉隆坡應約會見加拿大外長阿南德,同時對加總理卡尼提出重新校準中加關系,開展更多交流合作表示贊同。
7月11日,王毅在吉隆坡應約會見加拿大外長阿南德。中國外交部網站
視線轉向拉美地區,與中國關系密切且同為金磚機制成員國的巴西,同樣被美國強征50%的輸美關稅。令人更為震驚的是,特朗普毫不掩飾這一極高稅率,出自他要求為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平反”的私心。
中國外交部很快做出公開表態,強調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是《聯合國憲章》的重要原則,也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關稅不應當成為脅迫、霸凌、干涉他國內政的工具。
《南華早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夾在中美之間的亞洲國家政府,或許會在特朗普設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爭取更低的關稅稅率。但華盛頓接二連三的關稅決定,為減免關稅設置了很高的門檻。基于此,有人認為,如果鼓勵其他國家采取更強硬的對美立場,可能對中方有利。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亞洲經濟主管路易斯·盧(Louise Loo)以韓國為例。她指出,盡管韓國車企現代汽車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美國,并加大了產業回流力度,但韓國仍面臨25%的關稅。
“如果受影響的經濟體決定在美國境內建廠或生產產品,關稅或許會被取消。但我們認為,關稅全面降級的難度很大”,她說。
在特朗普本周宣布的新一輪關稅政策中,東盟多數成員國遭受了20%至40%的關稅沖擊。即便是東盟乃至亞洲中,唯一與美國達成初步貿易協定的越南,同樣仍被征收20%的關稅。
此外,美方宣稱,協定還要求任何被視為“通過越南轉運的商品”都將被征收40%的關稅。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旨在“孤立中國”。
盧指出,盡管“轉運貿易”的定義目前尚不明確,但美越協議中的分級關稅制度,勢必將削弱“中國+1”制造業模式的優勢。她說,“像越南、柬埔寨這類高度依賴中國原材料的經濟體,尤其容易受到沖擊。”
經濟學人智庫(EIU)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尼克·馬羅(Nick Marro)直言,“顯然,這些針對轉口貿易的關稅是沖中國來的,中國對此心知肚明。因此,他們會對越南或其他國家打擊中國轉運貿易的任何舉動,保持高度敏感。”
“但歸根結底,當美國看起來像是這個房間里最大的惡霸時,中國不想疏遠其他國家。”他補充道。
值此之際,又有消息傳出,美越貿易協定并非如美方單方面宣稱的那樣,“越南很可能被擺了一道”。
“政治新聞網”(Politico)10日援引四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實際上在特朗普宣布消息前,越南談判團隊一直認為,雙方商定的關稅稅率其實在11%上下。不料最后關頭,特朗普突然單方面提高到20%,令越方措手不及。據消息人士透露,越南政府至今仍未正式接受協議中的關鍵條款。
另據一位知情人士和一位亞洲外交官透露,其他國家也已經知曉美越協議中關稅條款的突變,并就此進行了交流。這進一步突顯了在與一位似乎隨時會改變貿易威脅立場的總統談判時,美國貿易伙伴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美國)總統做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徹底摧毀了談判人員的可信度,”前美國助理貿易代表哈里·布羅德曼(Harry Broadman)說,“如果你要與X國談判,而他們剛看到Y國本以為達成協議卻被撕毀了,那他們會說:我干嘛還跟你談?又如何確信我們達成的協議不會像Y國那樣被推翻?”
前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馬西亞爾(Scot Marciel)擔心,這一事件可能破壞過去數十年來美越為重建外交關系所做的努力,更不用說近年來迅速增長的貿易關系了。
他還說,“就中美影響力競爭而言,這將讓中國受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