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所有的搭檔中,讓他記憶最為深刻的,恐怕就是王建安,這不僅僅是1937年時王建安的告密,而是在1948年時,毛主席上演的一出“將相和”,最終讓兩人重歸于好,并攜手指揮了濟南戰(zhàn)役,不過,這次戰(zhàn)役也成為了許世友的“落幕之戰(zhàn)”
王建安勞苦功高,那么為何在1955年時,毛主席卻罕見地批示說:此人驕傲自滿呢?
戰(zhàn)爭年代里,王建安是一名“軍政雙優(yōu)”的指戰(zhàn)員,早些年間,他以乞討為生,后來僅靠自己的力量在家鄉(xiāng)拉起了一支60多人的武裝部隊,當?shù)毓伯a(chǎn)黨組織隨即認識到了王建安的不一般,因而就去做王建安的工作,1927年,在革命形勢的低潮,王建安堅定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黃麻起義”后,王建安始終都在鄂豫皖,在紅四方面軍工作,反“六路圍攻”時,由于師長犧牲,王建安集師長,政委于一身,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至此,紅四方面軍總部便稱王建安是“軍陣雙優(yōu)”。
后來也是在這里,王建安結(jié)識了許世友,兩人成為了搭檔,一個是紅四軍軍長,一個是紅四軍政委,說起來許世友的第二任老婆雷明珍,還是王建安在其中撮合的呢,算是紅娘哩。
遺憾的是,僅一年的時間,雷明珍就與許世友離婚了,不僅如此,許世友對王建安也是“翻臉”了。
1937年,由于張國燾的錯誤,延安召開了批判他的大會,無意中牽連到了四方面軍的干部身上,許世友不愿意忍受,就反駁,卻被人誣陷,他氣的吐血,在醫(yī)院時,他找來王建安,詹才芳等人說要離開延安回四川去打游擊,眾人都表示同意。
可就在出發(fā)的前一天,王建安卻是突然意識到了這個錯誤的做法,他舉報給了黨組織,至此,許世友,詹才芳還有王建安本人都被抓了起來,后來當許世友得知王建安告密后,他狠狠唾棄了王建安一頓,抗戰(zhàn)時期,兩人都在山東,每次見到王建安,他總是嘲諷地說:“關(guān)鍵時刻告密的人,在戰(zhàn)場上也會是叛徒。”
王建安每次聽后都苦笑,直到1948年,毛主席做了“和事佬”,他在王建安與許世友之間上演了一出“將相和”,兩人的關(guān)系這才改變了很多,不過,因為王建安做的這些事,仍有紅四方面軍的一些戰(zhàn)友對他比較抱怨,不過王建安并不在意,他也不認為自己錯了。
“濟南戰(zhàn)役”后,許世友的軍事生涯基本落幕,但是王建安依然在華野擔任要職,淮海戰(zhàn)役時,王建安指揮山東兵團搶占徐州以東各要點,截住了黃百韜兵團的退路,在碾莊,消滅黃百韜兵團的戰(zhàn)役,主要就是由王建安指揮的。
圍殲杜聿明集團時,華野分為三路大軍,其中一,九,十二縱組成的北集團,也是由王建安指揮的,正因為王建安在這一戰(zhàn)中立下了卓著戰(zhàn)功,因此走下淮海戰(zhàn)場后,他當即被任命為了第三野戰(zhàn)軍第七兵團司令員,他投入到了新的渡江戰(zhàn)役中去。
1955年的授銜,作為正兵團級司令員,王建安的軍銜不出意外,應該是上將,但是毛主席在看完上將名單后,卻不贊同這件事,他將王建安的名字給圈了起來,并批示說:“此人驕傲自滿,授中將為宜。”
看完毛主席的批示,負責授銜的羅榮桓感覺很不妥,這件事就被擱置下來,這也是為什么王建安在1955年沒有參加授銜的原因,而毛主席對他的批示,也是有原因的。
1954年發(fā)生了一件影響很大的事,就是“高饒聯(lián)盟”,這件事東窗事發(fā)后,黨組織要求每一位同志都對高、饒進行揭發(fā)和指證。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饒漱石在華東局工作,還是書記,王建安與他相處時間不少,比較受到他的重用,因此從感情上來說,王建安與饒漱石關(guān)系親近一些,面對這一次對饒的批判,王建安拒絕表達態(tài)度,他的這種做法被視為了“有功臣心態(tài),不肯自我批評”。正因為此事,有人覺得王建安的軍銜和待遇是否要壓一壓?
毛主席后來也認為饒漱石的態(tài)度確實不好,就同意了下來,所以就出現(xiàn)了前文所提到的一事,準備授予王建安中將軍銜,但是負責評銜的羅榮桓覺得如果因為這件事,就不記得王建安之前對革命的貢獻,是不合理的,所以,在這次授銜,他故意給拖了下來,決議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再提起此事。
當然了,當時王建安沒有參加授銜,也有人說他因為病情沒有參加,這個可能性,是值得商榷的,畢竟其他人,如徐海東等人也在休養(yǎng),但他們卻是參加了授銜。
1956年初,王建安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就給黨組織寫了一封誠懇的信,至此,羅榮桓認為時機已到,就給王建安補授了上將軍銜,他成為了開國將帥中的一位。
只是在后來幾十年的時間里,按王建安的資歷,他完全可以擔當大軍區(qū)正職待遇,可事實上,他無論是在沈陽軍區(qū),還是在濟南軍區(qū),或者是福州軍區(qū),卻出任的都是副職,這個結(jié)果也是“有跡可循”的,后來葉劍英元帥見到了王建安,意味深長地說:“建國以來,你不計較職務高低,任勞任怨,很不容易啊。”
1980年,王建安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專門留下遺言,去世后不開追悼會,不送花圈,不組織向遺體告別,不通知生前好友,不請同志護送遺體火化。
以至于在王建安去世一個月后,一些老戰(zhàn)友才知道他已經(jīng)離世的消息,當時很多人都埋怨王建安的夫人,但是當王建安的夫人將王建安的臨終遺言講出后,眾人都無言以對,皆被王建安的高尚情操所折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