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86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42個詞條
01
最近畢業(yè)季,班級群也面臨解散,有些家長覺得解散可惜,希望留著,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有的人說出的話一點也不符合家長身份。
群里有位家長半開玩笑地表示,班級群可以留著日后相親用,結(jié)果遭到不少家長的白眼。
他的本意也許是好的,但是沒有考慮到群里其他家長的心情。
首先,作為只參加幾次家長會和其他家長僅有幾次照面的情況下,開這種玩笑別人未必會覺得對方幽默。
其次,對于這位家長自己來說,自家的小孩很優(yōu)秀,是塊寶,但是在其他家長眼里未必如此。
面對這種上不來臺面的話,有的家長非常生氣,馬上退群了。
其他家長也在背后看笑話。
這位家長的口無遮攔,讓他最后被當成笑柄傳播。
說話不過腦子,總是口無遮攔的人,自以為是性格直率,實則是自私。
因為他們往往只顧自己發(fā)泄,不顧別人的感受。
在和人交往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說錯話往往比做錯事,后果更加嚴重。
02
看過一個案例,某裝飾公司前員工因與公司在工作中發(fā)生矛盾而離職,寫了一份火藥味十足的《辭職報告》。
報告中的內(nèi)容包括“核算部就是一群傻子”、“全公司都是警犬”、“公司行政和后勤部都是吃屎的”等詞句。
這位員工把這份報告發(fā)到自己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等網(wǎng)絡社交平臺。
公司曾電話要求該員工立即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他沒有理睬,繼續(xù)發(fā)布了一些針對此公司的侮辱性語言。
為此,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
最后,員工被判敗訴,還要登報賠禮道歉,為公司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最要命的是,該員工一戰(zhàn)成名,之后求職屢屢碰壁。
這個員工只顧發(fā)泄私憤,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同行人,給自己求職路上設了不少障礙。
古希臘詩人說:“什么事都自己動腦筋的人是最值得稱道的”。
有人用嘴說話,有人用腦子說話,前者心直口快,口無遮攔,說話不過大腦。
后者說話行事前,都會先過過腦子,相處起來會格外有分寸。
在很多情況下,性格直爽已經(jīng)難以成為口無遮攔的遮羞布,用一句“我性格直,說話直接”來掩蓋自己出口傷人的事實,很難讓人信服。
如果你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你說什么別人或許不會放在心上,不會和你過度計較。
但作為成年人,就要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否則,嚴重的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有個叫許攸的謀士,曾給曹操獻上火燒烏巢之計,從而幫曹操擊敗袁紹。
按理說,許攸本是有功之臣,肯定會得到重賞重用,但最后他卻因居功自傲、出言不遜而遭受災禍。
立下大功后,許攸的傲慢情緒日漸高漲,總是以有功之臣自居,言語上屢次冒犯曹操,比如當著滿朝大臣的面,直呼曹操小名阿瞞。
曹操表面不以為然,但內(nèi)心頗有芥蒂。
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再一次對左右夸海口道:“曹阿瞞,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fā),于是許攸被收押,最后竟被處死。
許攸不知道閉嘴,不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導致丟掉了性命。
情商低的人,就如同許攸,他們像孩子一樣,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說話辦事絲毫不顧及后果。
可是在別人看來,這就是缺心眼。
要知道,有些話說出口只會讓別人覺得尷尬,謹言慎行,不由著自己的性子說話,多長幾個心眼,會規(guī)避掉很多麻煩。
03
俗話說得好:“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行。
只有弱者才會喋喋不休地去抱怨,但人生不會因為抱怨而變得柳暗花明,反而可能導致禍從口出。
有句話說:強者不言。
的確,真正的強者往往惜字如金。
我有個朋友曾經(jīng)做一個項目,因為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公司破產(chǎn),他也從公司老總淪落到身無分文負債累累的地步。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聊了整整一個下午,他對自己的困境和曾經(jīng)只字未提。
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懂,慢慢的也就明白了:他也不想自己的困境成為別人的談資。
說出來不如放在心里,自己消化,自己承擔,把這些消化掉,自己再慢慢站起來。
《易經(jīng)》里講:“君子慎密而不出。”
強者沒有廢話,他們只會用行動來證明。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曾經(jīng)有個小國的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
這位使者出了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
一個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點小事都不知道怎么辦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
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真正的君子都懂得緘默與閉嘴。
少抱怨、少評論、少辯論、少責難,這樣的人,才最有價值。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沉默是金,今天的我們卻把能說會道、伶牙俐齒當作優(yōu)點去鼓勵,然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或者得道高人一般都不輕易開金口,一開口則是一語中的直擊要害。
佛教里的身、口、意十善業(yè),其中口就有四善: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
意思是教人們不要亂說話,不說人壞話,不說不靠譜的話,不說無意義的話。
老子道德經(jīng)里“大音希聲、大辯若訥”,也是教人們要少言寡語學會閉嘴。
作者:綠窗紗 ,撰稿人,與文字共舞,弄墨香滿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