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NBA賽場從不缺少話題,那楊瀚森背靠背出戰、奉獻隔扣的這一夜,注定在球迷圈層里要炸開鍋了,開拓者對陣灰熊的這場常規賽,楊瀚森用一記海報級別的暴力隔扣讓美媒和球迷集體“點贊,但全場劇情卻又讓人直呼“爛尾,三節優勢瞬間被灰熊反超,最終開拓者86-96輸球,這場球到底該怎么看,數據、過程、輿論,咱們一項項拆解。
先說正主,楊瀚森的表現,老實講,既有高光也有瑕疵,數據上26分鐘拿下10分5板3助1帽,投籃8中4,失誤5次,正負值全隊第二高+5,看數據你會覺得還行,尤其是那次隔扣,直接讓對手成了背景板,場邊的開拓者球迷一度興奮到站起來喊,社媒上美媒主播都在瘋狂吹捧,說什么“中國魔獸、“新一代暴力中鋒,但這種熱度里,還是得冷靜看球,畢竟比賽是打全場的。
比賽上半場,楊瀚森登場14分鐘,8分2板2助,進攻端中規中矩,防守端也有亮點,一記手術刀式大帽還造成對手犯規,算是硬氣了一把,問題也不小,失誤和犯規都偏多,尤其是面對灰熊的高強度對抗,明顯能看出來他體能掉得很快,經常喘著大氣,幾個回合下來腳步就慢了半拍,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是背靠背作戰,對手又是聯盟有名的狠角色,體力本來就吃緊。
說到體能,不得不聊聊開拓者的排兵布陣,前三節其實打得不錯,一度領先,楊瀚森在場時球隊攻防兩端都有活力,但關鍵的第四節,主帥的換人操作讓人一頭霧水,陣容突然變花了,節奏被灰熊掌控,直接被打出34-24的攻擊波,眼看著前面三節的優勢全沒了,這鍋到底該誰背,教練組的賽中應變能力確實要打個問號,楊瀚森這種中鋒明顯已經體能透支,非要硬頂著用,結果攻防都開始掉線。
其實,對比灰熊全隊52個籃板、19個前場板的數據,開拓者的籃板保護確實拉胯,楊瀚森雖然搶了5個,但整體端線下的協防和卡位,還是被灰熊打爆了,誰都看得出來,籃板保護成了全隊的大短板,這不是一個新秀中鋒一己之力能扛下來的,隊友防守輪轉慢、拼搶意識差,很多時候都是被對手連續補籃,氣勢直接被帶崩。
但也不能全盤否定,楊瀚森的策應和防守其實給球隊帶來了不少正面影響,幾次高位分球、擋拆順下都打得很聰明,除了助攻3次,很多潛在的機會其實被隊友浪費了,說白了,要么跑位不清楚,要么空位不敢投,甚至有幾次“喂到嘴的餅都能吐出來,讓人想起他在青島隊隊友CBA時期的無力感,進攻端想串聯全隊,得有人能把球吃進籃筐,光靠中鋒策應,遠遠不夠。
觀眾最關心的問題來了,楊瀚森這種表現,到底值不值首輪16號秀的身份,站在懂球的角度說,他的防守、籃下硬度和策應能力,確實給球隊提供了戰術上的可能性,尤其在新秀賽季就能當主力中鋒,已經算超預期,短板也很明顯——體能和籃板保護,尤其是面對NBA級別的對抗強度,必須加強力量和耐力訓練,否則打到下半場就容易掉線,失誤5次也提醒他對球的保護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外部輿論方面,國內外媒體對楊瀚森的評價有點極端,國內球迷一邊倒地夸“天賦異稟、“國人之光,也有冷靜的聲音說他還遠沒到頂級中鋒的級別,國外美媒則更愛他的暴力美學,隔扣鏡頭成了社交平臺熱圖,但說到底,這種熱度背后,真正能立足NBA的還是整體能力和適應性,海報級的瞬間能拉人氣,能不能成為穩定核心,還得看接下來幾場的發揮。
下一場開拓者對陣鵜鶘,楊瀚森終于能休息兩天,這對他體能恢復肯定是好事,主帥和教練組也得好好復盤,爭取別再“迷之操作葬送好局,畢竟現在的開拓者還在重建期,每一場球都是新人們的試金石,楊瀚森需要時間去適應,球隊也要學會如何把他的優勢最大化,球迷們當然希望看到更多高光時刻,但也別急著捧上天或一棒子打死,成長的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
這場球讓大家看到楊瀚森的閃光點,也暴露了他和球隊的短板,首秀級的隔扣固然熱血沸騰,攻防兩端的成長空間更值得期待,開拓者要想贏球,不能光靠一個新秀中鋒硬撐,防守輪轉、籃板保護、戰術執行都得跟上,楊瀚森的未來有看頭,但球隊整體的提升才是關鍵,接下來能不能調整好狀態、打出更流暢的比賽,才是真正決定走勢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