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全球經濟領域激起了層層漣漪,也讓歐洲感受到了寒意。即便如此,歐洲卻還是認不清現實,妄圖通過打壓中國,向美國遞上“投名狀”。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歐盟收到壞消息:中方采取對等反制
在貿易保護主義這條路上,歐盟可謂一條道走到黑。6月20日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下黑手,搞出一堆限制措施。
一開始,中國試圖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但面對歐盟無動于衷的態度,中方最終選擇了以牙還牙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中國反制歐盟對華限制性措施)
中國財政部反手就是一個王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中止了歐盟企業在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約合650萬美元)醫療器械政府采購中的參與權。不僅如此,對于來自非歐盟國家的供應商,中方也規定,其進口自歐盟的產品不得超過合同總額的一半。這記重拳打得那叫一個準,直接命中歐盟的要害。
歐盟炒作所謂的“公平競爭環境”,但背后卻是不公平競爭。對此,中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反擊的信號已經亮起,中國有豐富多樣的工具可以應對挑戰,讓那些對中國誤判和小覷的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策略。
2.嚴重依賴中國市場,讓歐盟無牌可打
歐盟在貿易談判中搖旗吶喊,希望通過保護主義的伎倆來增加與中國的議價權,但實際上其并沒有多少牌可以打。
(王毅外長在與歐盟官員會談中早已把話挑明)
中歐之間有著盤根錯節的經貿網絡。在很多工業材料領域,歐盟根本無法繞過中國這座“大山”。歐盟各國的制造業、尤其是德國,一直和中國市場有著密切的聯系。無論是汽車配件還是高檔消費品,中國都是一個龐大的終端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的貿易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例如,中國對稀土的出口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管制,這正是為了回應特朗普政府實行的關稅措施。這些稀土材料對于許多尖端制造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原本歐洲認為中國的這些出口控制主要沖擊的是美國企業,沒想到自己也被波及,審批過程中的延遲成了歐洲企業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事實上,越是在高科技領域,歐盟就越難以獨立于中國運作。
歐盟若一意孤行對華出手,只會將自己推入深淵。
(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也讓歐洲企業感到了痛苦)
3.如何扭轉局勢?中國早就給了歐盟一條明路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明確表示,中國限制"不針對友好國家"。這話什么意思?翻譯過來就是:跟中國做朋友的,稀土管夠;跟著美國搞事情的,那就等著吧!
當下,歐盟似乎正站在一個對歷史影響深遠的十字路口。面對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博弈,它如同一艘搖擺不定的小船,一邊想通過對美妥協贏得穩定,一邊又想通過對華強硬來維護自身利益。然而,這種左右逢源的策略往往容易使自身陷入泥潭。
別再被美國當槍使了!中美博弈是大國之間的較量,歐洲何必非要選邊站?學學塞爾維亞不香嗎?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跟中國做真誠的朋友,稀土供應、市場準入這些都不是問題。
(武契奇傳達的中方態度,為歐盟指出明路)
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所言,中歐之間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沖突。可以說,兩者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空間,無論是科技、環保還是貿易。在這樣的背景下,促進雙方對話,減少誤解與對抗,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選擇,也是破解當前困局的鑰匙。
全球化已將各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走向合作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經濟復蘇需要各國攜手共進,而不是互相拆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