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把最后一點“強勢”的姿態,留給了中國。在稀土出口問題上,她通過駐華大使放話,30天內不給解決,就取消訪華行程。
言辭強硬,語氣冰冷,仿佛中歐關系的天平盡在她一手掌控。然而,沒過幾天,面對特朗普突然拋出的30%關稅大棒,馮德萊恩立刻軟了下來。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她不僅推遲了歐盟原定的反制措施,還主動釋放談判信號,甚至不敢動用歐盟內部呼聲極高的“反脅迫機制”。
嘴上針對中國,轉身跪在美國腳下,馮德萊恩的“外交博弈”到底在演哪一出?
中方加強稀土出口管控,是在中美關稅戰背景下作出的戰略決策。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稀土出口國,中國沒有義務無限制滿足他國產業鏈的所有需求。
面對西方國家頻頻對中國產業進行打壓,中方選擇把戰略資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是必要防御,更是合理反制。中方一系列政策調整并未針對任何特定國家,歐盟卻第一個跳了出來,用最激烈的語氣向中國發難。
歐盟對中國稀土深度依賴
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向中方施壓,要求30天內解決稀土磁鐵出口問題。否則,馮德萊恩將取消訪華。
這種赤裸裸的威脅方式,在外交場合極為罕見。而這一威脅的背后,是歐盟對中國稀土的深度依賴。2023年,歐盟對中國稀土磁鐵的進口占比超過90%。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風電、軍工等領域,歐盟企業根本無法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圖為歐盟旗幟
馮德萊恩似乎并不打算掩飾歐盟的雙重標準。一邊要求中國保障稀土出口,一邊又高調推進所謂“去風險化”戰略。她親自宣布化工、醫療和關鍵戰略儲備三大計劃,目的是削減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嘴上喊著“去風險”,實際卻離不開中國的材料、技術與市場。矛盾之處,不言而喻。
面對歐盟這種吃飯砸鍋的行徑,中方沒有慣著。商務部迅速出手,對原產自歐盟的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并限制歐企參與中國政府采購項目,尤其是在醫療器械領域。這一連串舉措,精準且克制,是對等反制,也是給歐盟敲響的警鐘。
馮德萊恩批評中國“產能過?!睌_亂歐洲市場
馮德萊恩顯然沒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7月8日,她又一次在公開場合對中國“開火”,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還批評中國“產能過剩”,擾亂歐洲市場。幾天之后,特朗普的“關稅信函”就送到了她的辦公桌上。
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布對歐盟和墨西哥的正式關稅通知。自8月1日起,所有歐盟向美出口的商品將被統一征收30%關稅。涉及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堪稱近年罕見。汽車、葡萄酒、服裝、機械設備無一幸免。如果歐盟選擇反制,美國還將“加倍征稅”,不惜將稅率提高至60%。
圖為會議現場
這份信函不僅徹底打亂了歐盟原有的談判節奏,也讓馮德萊恩措手不及。此前她還在為7月15日的反制措施做準備,聲稱要對21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但在特朗普發出正式通告后,她的態度發生了180度轉彎。
7月13日,馮德萊恩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推遲對美反制措施的生效時間,延后至8月初。她強調歐盟“始終傾向于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并稱“不會動用反脅迫機制”。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曾多次呼吁啟用該機制,但馮德萊恩卻選擇暫緩,理由是“目前尚未到達那個地步”。
馮德萊恩講話畫面
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馮德萊恩的表現顯得格外軟弱。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不滿,稱如果8月1日前無法達成協議,法國會全力支持動用反脅迫機制。德國總理默茨也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已與多國領導人進行協調,力爭避免這場關稅危機進一步擴大。
德國經濟部長賴歇則呼吁歐盟必須在有限時間內與美國達成務實解決方案。德國工業聯合會警告稱,如果30%關稅全面落地,德國機械、汽車、化工行業將遭受沉重打擊。5月,德國對美出口下滑7.7%,是近兩年最嚴重的跌幅。
特朗普和默克爾 資料圖
意大利方面也坐不住了。副總理薩爾維尼批評歐盟談判“毫無成果”,痛斥馮德萊恩“再為德國主導的歐盟買單”。意大利農業聯合會更是警告,30%關稅將導致意大利食品出口直接損失高達23億歐元。
盡管歐盟內部怨聲載道,馮德萊恩還是選擇繼續“以和為貴”。她提出與加拿大、日本等國協商統一立場,以應對美國施壓。歐盟也在內部討論第二輪反制清單,金額從950億歐元被削減至720億歐元,顯示出明顯的“投鼠忌器”。
對比馮德萊恩在中歐問題上的強硬姿態,她在面對特朗普時的“低姿態”格外刺眼。明明中方并未主動挑釁,反而多次公開表達希望中歐加強合作的善意;而美國這邊,明刀明槍加征關稅,還威脅禁止歐企參與美方采購項目,馮德萊恩卻連最基本的反制都不敢實施。
中方的態度始終清晰明確。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的當事方,不會為西方挑動戰爭承擔責任。對華施壓換不來妥協,只會招致對等反制。中國對白蘭地征稅、限制醫療采購、加強稀土出口管理,就是最直接的回應。
馮德萊恩所謂的“博弈”,不僅沒有換來對美關稅緩和,反而讓歐盟陷入中美雙重夾擊的困境。原本有機會借中歐建交50周年契機修復關系,結果卻因她的錯誤判斷,親手斷送了中歐合作的窗口。
馮德萊恩在面對特朗普時的“低姿態”格外刺眼
歐盟的戰略誤判已然顯現。一方面對中國高舉“去風險”大旗,另一方面又幻想通過討好美國換取貿易讓步。現實是,特朗普根本不在意歐洲的姿態,只要能從歐盟身上撈到好處,哪怕是盟友也照打不誤。
這場關稅風暴,讓歐盟看清了一個事實:與美國“講感情”是沒有回報的。中方早已看透西方的套路,選擇以更大的戰略定力推進多邊合作。RCEP、金磚、上合組織,中國正通過實際行動穩固自身利益。
馮德萊恩的“強硬”在中國面前毫無意義,她所謂的“底氣”不過是空中樓閣。面對特朗普的步步緊逼,她既無膽量反制,也無能力談判。嘴上威脅中國,轉身跪在美國腳下,這樣的歐盟領導人,還能代表誰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