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統計了125位在海外出生、后在美國生活并成為美國公民的億萬富豪,人數創歷史新高。這些移民大多于幼年或求學時期來到美國,并在這里實現了財富積累。
“你從原生環境中脫離,所以你的價值體系和在這里(美國)出生的人完全不一樣。那些人早已習慣了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享受的種種便利、自由和物質條件。” 現年79歲的億萬富豪史蒂文·伍得瓦-赫茲(Steven Udvar-Hazy)說道,“所以你和他們一開始起點就不同,你更懂得去創造價值,更感激那些愿意幫助你的人,也更容易去設定目標和追求。”赫茲幼年從匈牙利移民到紐約,14歲時在曼哈頓的一家倉庫打工,一小時只能賺30美分。后來,成年后的他開創并發展了飛機租賃行業。
算上伍得瓦-赫茲,《福布斯》億萬富豪榜單上共有125位外籍出生、居住在美國的美國公民,較我們上次在2022年統計的92人增長超三分之一。這些移民占美國近900位億萬富豪的14%,總財富達到了創紀錄的1.3萬億美元,占美國全體億萬富豪7.2萬億美元財富總額的18%。
美國(也是全世界)十大富豪中有三位是移民,其中包括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他現年54歲,出生于南非,大學時期經由加拿大來到美國,目前身家估計為3931億美元。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現年51歲,是美國第二富有的移民,身家估計為1397億美元。布林的家人在他6歲時,為躲避俄羅斯的反猶太主義舉家移民美國。
美國第三富有的移民是英偉達(Nvidi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現年62歲,出生于中國臺灣,兒時隨家人移居泰國。9歲時,父母將他和哥哥送往美國,以躲避泰國的社會動蕩。
新上榜的女性億萬富豪還包括出生于伊朗的瑪基·贊加內(Maky Zanganeh)。
她最初擔任一家機器人手術公司歐洲業務負責人,2002年移居美國,在公司的美國總部工作。她如今是生物科技公司Summit Therapeutics的聯席首席執行官,該公司憑借一款前景看好的肺癌候選藥物,過去一年股價飆漲近200%,將贊加內送入億萬富豪行列。“作為一名移民,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尋找最好的機會,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現年54歲的贊加內表示。“在商業中也是如此——你必須保持敏銳,不斷進化,還要有足夠的韌性去面對各種挑戰并脫穎而出。正是這種心態讓我走向成功。”
印度今年新增5位億萬富豪移民,同時也以總數12人超越以色列,成為輸出最多億萬富豪移民的國家。
來自印度的新面孔包括53歲的Alphabet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57歲的微軟掌門人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以及57歲的Palo Alto Networks首席執行官尼科什·阿羅拉(Nikesh Arora)——他自2018年起開始領導這家網絡安全公司。
美國“十位數俱樂部”超四分之一成員的財富源自繼承,相比之下,93%的移民億萬富豪都是白手起家。其中近三分之二是通過科技或金融行業致富——科技領域有53位移民躋身億萬富豪之列,金融領域則有28位。
這當中的投資高手之一是60歲的風投家奧倫·澤夫(Oren Zeev),出生于以色列,2002年移民美國,曾投資有聲書公司Audible、教育科技公司Chegg以及優步(Uber)旗下貨運子公司等項目。他說,“我認為,我的成功得益于與眾不同的背景。其他風投人士讀的都是同樣的學校,經常一起社交、彼此影響,而我卻能夠培養出和他們迥乎不同的思維和運作方式。我認為我更容易做到逆向思考,這在風險投資領域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優勢。”
毫不意外,許多人是為上大學來到美國,之后便留了下來,比如馬斯克,以及65歲的網絡安全巨頭杰伊·喬德利(Jay Chaudhry)。1980年,他離開印度,前往辛辛那提大學讀研究生,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現年74歲的杰克遜維爾美洲虎隊老板舍希德·汗(Shahid Khan)16歲時來到美國,家人幾乎掏空家底為他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送他入讀伊利諾伊大學厄巴那-香檳分校。落地還不到24小時,他就體驗到了某種形式的“美國夢”——找到了一份洗盤子的工作,時薪1.20美元,比他家鄉“99%的人”掙得都多。后來創立了汽車零部件制造商Flex-N-Gate的汗說,“從那一刻起,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感恩、謙卑和掌控感。”而今他已向母校捐贈了約3000萬美元。
現年62歲的努巴爾·阿費揚(Noubar Afeyan)當年也是因求學來到美國。
1975年,他隨逃離黎巴嫩內戰的父母前往蒙特利爾,1987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生物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并在馬薩諸塞州扎根——他如今居住于此,在此創立了新冠疫苗制造商莫德納(Moderna),并擔任董事長。今年6月,阿費揚受邀出席在波士頓約翰·F·肯尼迪總統圖書館舉辦的入籍儀式,他回顧了自己的移民歷程,并向新成為美國公民的聽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表示,自己給新移民的建議同樣適用于那些祖上便已移民美國的人們。因為在他看來,具備“移民心態”,不一定非得是移民。
“移民心態的核心就是:‘別人不欠我任何東西,我并非生來就該享有這一切,我必須通過努力去爭取,去創造更好的生活。’”阿費揚說。“移民的旅程往往充滿艱辛與挑戰,但這段旅程也會錘煉出你的韌性,如果你懂得善加利用,這種韌性就會成為你的優勢。你越是習慣于期待、習慣于索取,你就越不像一個移民,這種優勢也會隨之消失。”
阿費揚認為,正是這種移民心態成就了今日的美國。“我見過很多國家,體驗過許多文化,沒有一個地方能像美國這樣,真正稱得上是‘移民之地’。我認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守護它。”
制榜方法
《福布斯》對移民億萬富豪定義是出生于海外、目前居住在美國,截至2025年7月7日身家不低于10億美元的美國公民。46位在美居住但非美國公民的億萬富豪(如安德里亞斯·哈爾沃森和亞當·諾伊曼),以及16位在海外出生和居住的美國公民(如萊恩·布拉瓦特尼克)不包括在內。
報道:
Nina Bambysheva,Grace Chung,Kerry Dolan,Thomas Gallagher,Chris Helman,Monica Hunter-Hart,John Hyatt,Jeff Kauflin,Alex Knapp,Luisa Kroll,Phoebe Liu,Jemima McEvoy,Richard Nieva,Chase Peterson-Withorn,Chloe Sorvino,Giacomo Tognini,Hank Tucker,Will Yakowicz,Gigi Zamora,Itai Zehorai。
致謝
編輯運營:Justin Conklin,Francesca Walton
創意總監:Alicia Hallett-Chan
高級藝術總監:Fernando Capeto
編輯設計:Yunjia Yuan
圖片調研:Gail Toivanen,Amanda Whitlock
產品管理:Dmitri Slavinsky
數據工程:Ken Barney
本文譯自: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ttdurot/2025/07/09/americas-richest-immigrants-2025/
文:Matt Durot
翻譯:Lemin
福布斯中國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精彩資訊永不錯過
長按圖片掃碼下載福布斯中文版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