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賓集結25國盟友開會,而中菲南海問題也成了這次會議的重點。
在會議上,身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的科勒爾更是口出狂言,對中國放出狠話。
面對美菲的聯合挑釁,中國根本不慣著。
在國際場合,中國外長當眾點名馬科斯,斷了菲律賓的“后路”......
菲律賓的“大招”
近期,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再次上演挑釁動作。
這一次,馬尼拉不再滿足于單打獨斗,而是擺出了一副“集結號”的架勢,主動邀請了來自25個國家的軍政代表齊聚一堂,召開了一場名為“太平洋兩棲領導人研討會”的會議。
名義上是研討交流,實則針對中國而來,會議的核心議題正是中菲在南海的爭端。
菲律賓將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并在會上鼓動與會國家聯手對抗所謂“中國施壓”。
與會者也多為菲律賓的盟友,紛紛“隨聲附和”,妄稱菲律賓正在“挺身捍衛”海洋主權與航行自由,將中方塑造成“霸凌者”的形象。
這種倒打一耙的戲碼并不陌生,但讓人警惕的是,這次菲律賓是在美國“戰略鼓勵”下完成的動作。
菲律賓國內的高級官員也動作頻頻。
防長特奧多羅接連對華發表強硬言論,表現出一種不計后果的挑釁姿態。
中國早已表明愿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議定書,推動地區實現無核化,這是對地區和平的重大承諾。
但菲防長卻別有用心,公開喊話要求中國“率先棄核”,以展示誠意。
特奧多羅的態度,絕非個人即興發揮,而更像是與美方配合下的一次“政策協同”。
巧合的是,就在他發聲前不久,美國航母編隊現身菲律賓港口,而美軍高層也迅速表態“將隨時準備戰斗”,稱必要時將與盟友一道介入沖突。
這種一唱一和的劇本,也似乎并不陌生。
很顯然,表面看是菲律賓主動出擊,實則是在替美國“代言”。
這個所謂的“多邊大會”不過是包裝精美的戰略施壓工具,而菲律賓的大張旗鼓,也不過是借刀殺人的老套路。
可問題是,菲律賓這一“高調出牌”,恐怕最后受傷的仍將是自己。
面對美菲近期不斷升級的挑釁和軍事動作,中方做出了堅定而嚴正的回應。
每年7月12日,早已成為美日菲等國炒作南海爭議的“紀念日”,因為這一天是他們炮制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的“周年紀念”。
回顧這場由美菲等幕后推手操控的仲裁鬧劇,實質是他們為了打擊中國,借助一個不受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仲裁庭”,強行將菲律賓當時政府的非法訴求進行“合理化”。
對此,中國始終堅持立場,明確表態:“仲裁庭對此案沒有管轄權”,堅決不接受、不參與這場毫無法律效力的鬧劇。
今年7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多邊會議上,中國外長王毅更是直面美日菲三國外長,毫不含糊地揭露了這場持續近十年的政治操弄。
王毅嚴肅指出,這場“仲裁案”根本就是一場被炒作的政治把戲,應當被歷史掃進垃圾堆。
王毅的公開點名,清晰傳遞出中國對美菲持續利用所謂“仲裁案”挑釁的零容忍態度。
中方之所以重申這一立場,并揭示菲律賓所扮演的角色,目的正是在于斷絕馬科斯政府繼續借助“仲裁案”招致外部勢力干預的后路。
既然這場所謂“仲裁案”既不合法也不合規,菲律賓便不能再將其當成“合法依據”,去為引入外部軍事力量、破壞南海穩定制造借口。
中國要告訴菲律賓,任何繼續踩踏主權底線、挑起緊張局勢的行為,最終都必須承擔相應后果。
更重要的是,中國向在背后為菲律賓撐腰的美國發出明確信號:維護國家主權和核心利益,是中國的堅不可摧的底線。
如果美國執意踩踏這條底線,挑戰中國的耐心和紅線,就必然會為其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有沒有意義?是否要放棄?王毅六問所謂“南海仲裁案”——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