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大刀砍向盟友第三天 日本外相突然對華承諾 歷史問題態度大轉彎釋放何種信號
美國剛宣布對日本加征40%關稅三天后,7月10日吉隆坡會談現場,日本外相巖屋毅面對中國外長王毅,罕見說出“認真對待歷史”。
這次轉變猶如平地驚雷,直接撕開美日同盟背后的利益裂痕。
特朗普政府今年連出狠招,7月7日宣布對日韓等14國加征25%-40%懲罰性關稅。
這是美國繼股市收割、貿易戰后第三次從日本身上薅羊毛。
作為跟隨美國多年的馬前卒,日本為配合美國戰略,不僅在臺海問題上頻頻試探,還強推核污水排海加劇中日矛盾。
但這次美國關稅大棒徹底打碎幻想——任日本再卑躬屈膝,在美國眼里仍是待宰羔羊。
關稅公告后第三天中日外長會面,氣氛與往昔截然不同。
巖屋毅打破三不原則:不再繞開歷史問題,不模糊臺灣立場,不遮掩核污水爭議。
當王毅重申“必須嚴格履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時,這位日本外相當場承諾堅持1972年聯合聲明,著重強調“認真對待兩國歷史問題”。
這種積極表態,是日本政客近二十年首次在公開場合直面侵華戰爭罪責。
觀察日本近十年對華態度猶如過山車。
安倍時期用“俯瞰地球儀外交”圍堵中國,岸田政府更直接配合美國搞芯片封鎖、軍事圍剿。
而今年新首相石破茂上任后,訪美前先訪華,解除日本海產品輸華禁令,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轉變背后藏著雙重算計:既想靠中國突破經濟困局,又想在中美間兩頭漁利。
最值得關注的是時間節點——中國剛宣布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
日本選擇此時放軟身段,本質是嗅到國際格局巨變:美國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對盟友抽血自保,歐盟因俄烏沖突自顧不暇。
當西方集團各謀生路,被多次背叛的日本終于看懂:給美國當槍使換不來活路,只有與中國務實合作才能解經濟死局。
現在看日本低頭,有人歡呼“正義必勝”,更多人保持清醒:從神戶鋼造假到核污水瞞報,這個國家最擅長表面躬匠精神。
就在上月,日本還向南海增派護衛艦,在半導體領域繼續配合美國卡脖子。
狼披羊皮終究是狼,今天能因關稅倒戈,明天就可能為利益反咬。
中國解除部分海產品禁令是格局,但東風導彈生產線可一秒沒停。
歷史反復驗證一個真理: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得不到。
1931年日本關東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根源在于當時中國積貧積弱。
今天能讓巖屋毅當面談歷史問題,是因為國產航母在太平洋巡弋,工業產值超美日德總和。
日本態度的180度轉變,看似是美國逼的,實則是中國強起來的必然結果。
記住兩個畫面:一個是今年大連造船廠同時建造的第四艘航母,一個是日本超市里重新上架的中國產魚蝦。
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實力。
當殲-20飛過天安門廣場時,那些篡改教科書的右翼分子會比誰都清楚:敢在歷史問題上耍滑頭,今日的中國有一萬種方式教他做人。
打鐵還需自身硬。
無論日本是否真心悔過,我們都已立于不敗之地——經濟上握著日本34%的貿易份額,軍事上守著東風導彈射程全覆蓋。
保持戰略定力,繼續壯大實力,當驚濤駭浪襲來時,今天的讓步者可能轉眼又成跳梁小丑。
時間永遠站在強者這邊,而中國正在創造新的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