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溫馨提示:觀看視頻請注意流量,盡量在WiFi環境觀看
圖文
大家好,歡迎收看《法治呂梁》。在文水縣人民法院有一支名叫“法院媽媽”的團隊,她們聚焦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留守、困境、失管兒童的實際需求,通過結對關愛,逐步構建起“法律+情感”的雙重保護體系,用心用情守護困境兒童健康成長,探索出一條融合司法剛性和人文關懷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路徑。今天的節目,我們從小馨的故事講起。
【現場同期】
哎呀,小馨。幾點起來的?六點半。六點半就起來了,起得早了。你知道我們要來了?
畫面中,笑容燦爛的小女孩名叫小馨,此刻陪伴在她身邊的,是文水縣人民法院“法院媽媽”團隊的成員。走進小馨家,她們耐心詢問小馨最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幫助檢查作業,督促學習閱讀,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其實,“法院媽媽”對小馨的幫扶,還得從小馨父母的離婚訴訟案說起。
文水縣人民法院開柵法庭庭長申銳
2023年8月份,我院受理了一起離婚訴訟案件,有一方當事人多次向法院主張離婚訴訟。基于雙方當事人感情已經破裂,但為了解決子女撫養權問題及財產分割問題,我們的法官進入到當事人所在的村里邊進行了調解工作。
案件審理過程中,辦案法官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反復做工作,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經法庭調解,小馨父母解除婚姻關系,小馨的哥哥跟隨母親生活,小馨跟隨父親生活(法庭空景)。案子雖然辦結了,但有一件事始終記掛在辦案法官的心里。
文水縣人民法院開柵法庭庭長 申銳
小馨的爸爸身患殘疾,小馨的爺爺比較年邁,已經基本上喪失了勞動能力,小馨的叔叔也是殘疾人,這個孩子也比較膽怯,見到陌生人也不愿意說話,小馨隨父親生活存在一定的問題。
因為小馨愿意和父親在一起生活,法庭尊重孩子的意見,但小馨父親幾年前因為疾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爺爺年邁,收入不穩定,小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物質和情感的雙重缺失。對于像小馨這樣的案涉困境兒童,文水縣人民法院很早就開始了關注。
文水縣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 張昌彪
在2024年年初時,我院廣泛發動在職的女法官、女黨員,初步建成6人的“法院媽媽”團隊,對案涉困境兒童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進行全方位的關愛幫扶。同時協同民政、婦聯等多部門以及社會力量共同開展對困境兒童的幫扶工作。
針對小馨的特殊情況,文水縣人民法院迅速召開“法院媽媽”關愛幫助小馨的安排部署會,6名“法院媽媽”與小馨開展結對幫扶,給予關愛的同時,幫助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法院媽媽 張麗琴
確定小馨為我們法院媽媽的關愛對象以后,我們首先聯系學校的校長、班主任去到學校去見小馨。小馨是7 歲,當時正上二年級,看見那小女孩,膽小、不愛說話,怯生生的,因為這個離婚,對孩子還是有影響的。
第一次見小馨,就讓“法院媽媽”們心生憐愛,她們和小馨的班主任老師、宿管阿姨進行了深入溝通,同時叮囑她們給予小馨更多地關愛。
法院媽媽 張麗琴
我就想,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心理健康、身心健康,學習能有進步,把這個孩子幫扶起來。
從2024年6月份開始,“法院媽媽”們兩人一組,每月兩次輪流當“值日家長”。第二次見面,“法院媽媽”張麗琴和侯俊平帶著小馨買了圖書、逛了科技館,還吃了大餐、逛了公園,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法院媽媽 張麗琴
看到孩子憂郁的樣子,我們就覺得,我們就作為媽媽的身份,去像培養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她首先快樂起來,讓她感覺到這個生活的溫暖,想給她吃點好的,心里高興起來。孩子第二次,就跟我們熟絡起來了,她就敢跟我們說話了。
在關注小馨情感需求的同時,文水縣人民法院專門為小馨組織了捐款,用于孩子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開支。在“法院媽媽”的感染下,學校也給予了小馨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文水縣鳳凰路小學校長 李壯兵
我們給小馨同學申請了寄宿制貧困補助,這個就可以保證小孩在校就餐不用花一分錢了。其次是我們跟校服供應商申請了校服補助,免費給這個小孩提供校服。小馨的教輔資料,由我成立的共產黨員先鋒崗,我們六個人,就是從現在開始,這個學期已經實施了,免費給小馨提供這個教輔資料,我們全程捐助,一直到小馨小學畢業。
與此同時,“法院媽媽”們還積極與婦聯、民政等部門溝通,很快為小馨一家辦理了低保。
文水縣民政局黨組成員 黨麗萍
經過鳳城鎮的調查核實,他家符合低保救助(條件),所以鳳城鎮就盡快給辦理了低保,2024年9月予以了確認,享受了低保待遇。我們還推送了相關部門,享受部門的專項救助,比如說教育救助、醫療救助還有住房救助這些,我們也會持續關心關注這一家的情況,如果他家因為意外有重大支出了,造成生活一定時期內有困難的話,我們還會給予臨時救助。
低保的順利辦理解決了小馨家的燃眉之急,“法院媽媽”對小馨的關愛與付出,讓小馨爸爸非常感動,為表示感謝,小馨爸爸專門請人寫了楹聯,送到法院。
小馨爸爸
法院媽媽一來,孩子就顯得很高興,不管對我還是對孩子都特別的特別的好,特別照顧,我也沒有其他能力,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選這種方式代表我的一點心意。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法院媽媽”與小馨一起包餃子,一起過生日,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許多值得記憶的美好時刻。
法院媽媽 李小花
我們也想到了給小馨要過一個生日,給她買了一個大的玩具,然后買了個蛋糕去了,就一塊過了個生日,那天她說是她最開心的一天,看到她開心,我也高興,就好像是一家人一樣的那個感覺。
法院媽媽 張麗琴
小馨有一回我們走的時候就不想讓我們走,還抱著我們流淚了,小馨說,你們會永遠陪我們嗎?我們說會的。我現在從我心里面,我覺得她已經是我的孩子了。
“法院媽媽”們用愛托起了小馨最美的笑臉,讓她的童年擁有了更多的色彩,小馨的變化老師們也看在眼里。
小馨班主任老師 石曉敏
(小馨)現在愛說話,也有了自信心了,在學習上我經常抽下了課的時間也和她多交流,看看她哪兒不會的時候,我多輔導輔導她,然后還經常安排一些好的學生去幫助她,去輔導她,這孩子看今年期末考試的成績,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小馨宿管老師 武艷平
現在孩子是從靦腆到開朗,跟其他的小朋友也玩起來了,看起來活潑可愛了,變化挺大的。
在對小馨幫扶的同時,“法院媽媽”還把溫暖播灑給更多留困兒童,經過摸排,將文水縣鳳凰路小學58名留困兒童全部納入關愛范圍,建立幫扶檔案,與相關部門簽署備忘錄,定期舉辦關愛活動,組織留困兒童旁聽庭審,向他們發放學習用品,為他們講法治課,并將畢業的留困兒童交付升學的初中法治副校長手中,讓愛接力。
文水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劉雅婷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法律并不是冰冷的,法的延長線是愛。每年在我們審理的大量民事和刑事案件中,總有一些留守和困境的兒童。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法院媽媽”團隊的工作機制,推動關愛工作長期貫徹落實,與多部門聯動,使這些留守和困境兒童親情有依,生活有護,困難有幫,成長有助。
一年多的時間,二十多篇幫扶日志,記錄了小馨的變化和成長,也記錄著“法院媽媽”愛的足跡。她們中有的是退休法官,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卻依舊關注著小馨的成長;有的是一線法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放棄寶貴的休息時間給小馨帶去關愛;有的自己身患疾病,家庭也不寬裕,還依然堅持關心孩子的生活,不斷送去溫暖。她們說,要讓這份愛一直延續下去。
法院媽媽 胡艷萍
希望小馨在我們“法院媽媽”的關懷下,陽光開朗,健康快樂。
法院媽媽 王雙巧
一路繁花似錦,一切美好如期而至,永遠被愛所包圍。
法院媽媽 李小花
希望有我們的加入,小馨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法院媽媽 張麗琴
在她成長的路上,我將盡我最大的力量去關愛她,呵護她。
法院媽媽 侯俊平
我們會一直關注小馨的成長,直到她長大成人。
法院媽媽 王淑麗
作為“法院媽媽”,我們將持續以司法之光照亮困境兒童的成長之路。
文水縣人民法院的“法院媽媽”們用溫柔而堅定的雙手,為像小馨一樣的案涉留困兒童撐起了愛的天空。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記錄成長、治愈創傷、播撒希望,成為法治建設中的一抹亮色,護航困境兒童向陽生長。
來源:法治呂梁欄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