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
十一部門
印發《福建省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
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起來看——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人社部發〔2025〕24號),我省列入第二批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和工作安排,我們制定了《福建省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實施。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財政廳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
福建省商務廳
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
福建省總工會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
2025年6月23日
福建省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
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為根本,以健全新就業形態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為主線,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人社部發〔2025〕24號)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分步驟、漸進式推進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
一、明確試點對象。 根據國家試點部署,出行、即時配送和同城貨運等行業為試點重點行業,將國家確定的試點企業對象納入我省試點范圍。人社部發〔2025〕24號文確定的試點企業共11家,具體為: 出行行業 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 即時配送行業 的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順豐同城; 同城貨運行業 的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滿幫省省。 后續將根據人社部部署,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和保障對象。試點期間,在我省運營的上述試點行業的其他平臺企業,可自愿申請參加試點,在深入研究論證基礎上,按程序報國家有關部門同意后,逐步納入我省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
二、明確繳費標準。 2025年,按國家確定的行業繳費基準額繳費執行,即:出行行業按每單0.01元執行,即時配送行業按每單0.07元執行,同城貨運行業按每單0.18元執行。2026年起,人社部門會同財政、稅務部門根據收支情況,適時對行業繳費基準額進行調整,綜合考慮職業傷害費使用、事故發生率等因素,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則,優化繳費政策,完善繳費基準額和基準額浮動機制,確保待遇足額發放。
三、優化經辦服務。各地人社部門要按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試行)》,加強部門協同,牽頭做好試點平臺企業新就業形態人員的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審核支付等工作,確保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待遇落到實處。依法依規引入商業保險機構參與職業傷害保障經辦服務,健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商業保險機構工作協同機制,推動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發放“三件事”集約為群眾視角的“一件事”辦理,從機制上提高經辦服務效率和服務體驗。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業務規程,省人社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印發。
四、加強資金管理。職業傷害保障費及其利息收入納入省級統籌工傷保險基金統一管理,在工傷保險基金中單獨設立職業傷害保費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歸集和使用,統一核算和結算,并納入工傷保險基金年度預決算管理。職業傷害保障待遇等有關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出戶中予以列支,在單獨設立的職業傷害保障支出科目中予以記賬。省級工傷保險基金用款計劃應考慮職業傷害保障資金用款因素,國庫收入劃轉、資金用款計劃和資金撥付流程參照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有關規定執行。
五、完善信息系統。省人社廳按照全流程業務信息化要求,升級完善省級集中社會保險業務系統。對接全國集中的職業傷害保障信息平臺,適應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待遇“一站式”申領需求,與委托商業保險機構辦理事項相銜接匹配,優化職業傷害保障業務流程,建立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信息共享對接機制。
六、強化風險防控。人社部門要加強基金管理,定期組織開展風險自查、疑點核查、交叉互查,及時通報、整改問題,化解基金安全風險。要強化流程控制,嚴格業務管理,建立健全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發放等全流程風險防控機制。探索建立關鍵節點、關鍵數據、關鍵人員風控規則庫,定期開展疑點數據和職業傷害死亡人員數據篩查,加大信息化風險防控力度。
七、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是國家賦予我省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試點工作由省人社廳牽頭會同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福建金融監管局、廈門市稅務局、廈門金融監管局組織實施,其他部門依據工作職責,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省人社廳牽頭負責政策制定、組織實施、信息系統建設、培訓指導、政策宣傳、基金監督及綜合協調等工作,各級社保經辦機構負責經辦服務工作;省財政廳負責工傷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及職業傷害保障資金預決算管理,以及相關用款計劃審核撥付工作。省稅務局、廈門市稅務局負責職業傷害保障費征收工作。各地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八、推進應保盡保。各地要按照應保盡保原則,督促相關平臺企業依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試行)》,為新就業形態人員參加職業傷害保障,按時足額繳納職業傷害保障費,做到每單必保、每人必保。
九、加強宣傳引導。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解釋宣傳引導,精準開展政策宣傳,幫助相關平臺企業和新就業形態人員了解政策、知曉權益,充分調動平臺企業和新就業形態人員的積極性,督促相關平臺企業按要求參加試點。要堅持正確輿論指導,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順利推進試點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十、加強運行監測。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強化平臺企業用工指導,壓實平臺企業參保繳費的主體責任。建立制度運行分析常態化機制,實時監測參保人員、業務辦理、基金收支等信息,綜合分析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結構、工作強度、收入水平、社會保障等情況,為做好新就業形態人員就業服務、社會保障、行業管理等提供精準數據支撐。加強事故傷害數據分析,提出常見事故場景和預防工作重點建議,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靶向”治理。
試點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實施方案有效期3年,期間人社部如有新規定,從其規定。實施方案未盡事宜,嚴格按人社部制定的《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試行)》規定執行。各地在試點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有關意見建議,要及時向省級主管部門報告。
福鼎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 福建省人社廳網站、福建日報
編輯:楊譞
審核:汪晶晶
監制:黃益升
總監制:王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