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生的專機7月14日一落地北京,中方就給足了面子,不光是外交部出面,連副主席韓正都親自接見,排場夠大,信號也夠強,這可不是隨便啥外長都能享受的待遇,說明中方對中印關系緩和的期待并不只是嘴上說說。
文案|編輯:清
蘇杰生這次來,表面上是為天津的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做準備,但實際上是為莫迪參加SCO元首峰會鋪路,
蘇杰生也放話,印度愿意以這些共識為抓手,推動關系正常化,還特別提到支持中方辦好天津的SCO峰會,這話聽著挺積極,但細想也不簡單,畢竟中印關系這幾年磕磕絆絆,互信這東西不是說有就有的。
說白了,中方的高規格接待不光是給蘇杰生面子,更是給莫迪政府一個信號:中印關系得往前看,不能老盯著邊境那點事,1962年的邊境戰爭讓兩國結下梁子,2020年的沖突又把關系推到冰點,但過去一年多,雙方高層互動慢慢多了起來。
從喀山會晤到這次蘇杰生的北京行,緩和的苗頭是有的,可這緩和有多深?印度這回是真心想合作,還是在國際局勢壓力下臨時抱佛腳?
畢竟印度這些年在外交上老愛玩平衡術,一會兒跟美國湊近乎,一會兒又想在中俄主導的SCO里刷存在感。
蘇杰生這趟訪華,既是印度對中方誠意的一次回應,也是雙方試探彼此底線的機會。關鍵是,印度能不能把口頭上的“開誠布公”落到實處,別光說不練,這次高規格接待,算是給中印關系開了個好頭,但接下來的路怎么走,還得看雙方怎么磨合。
中方這次接待蘇杰生,表面上客客氣氣,但話里話外也把底線劃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涉藏問題,中方直接通過外交渠道放話,警告印度:西藏是中國的內政,誰想拿這事做文章,搞不好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話雖然沒點名,但誰都聽得出是沖著印度去的,特別是蘇杰生這種在對華問題上立場偏硬的外交老手。
過去幾年,印度在邊境問題上沒少給中國上眼藥,蘇杰生本人也放過狠話,說什么印度得硬剛中國,保住實控線附近的利益,
可這次在北京,面對中方的直白警告,他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立馬強調中印關系在喀山會晤后穩步改善,雙方得開誠布公,爭取互利共贏,這轉變快得讓人有點意外,但也說明中方的紅線不是隨便劃的,印度得掂量掂量。
中方這邊態度很明確:中印是鄰居,也是發展中大國,想實現“龍象共舞”,得先把敏感問題管好,邊境問題就是個大坎,2020年的加勒萬河谷沖突把雙方的戰略互信傷得不輕,中方一直說,邊界問題得通過和平談判解決,不能讓它綁架整個關系。
可印度這邊總覺得,邊境不徹底消停,關系就沒法往前走,這種分歧讓雙方在談判桌上磨了半天,進展慢得像蝸牛爬。蘇杰生這次訪華,中方再次重申,邊界問題得放對位置,別老揪著不放,影響大局合作。
說到底,中方是想讓印度擺正心態,別老想著在敏感問題上試探底線,畢竟1962年那場戰爭的陰影還在,印度如果還想在西藏或邊境問題上搞小動作,估計中印關系又得倒退,蘇杰生的表態算是個積極信號,但印度到底能不能管住自己的手,拿出點實際行動,還得打個問號。
中印關系要想真破冰,光靠外交場上的客套話可不行,得有點真刀真槍的合作,這次蘇杰生訪華,雙方聊了不少務實的點子,比如恢復直航、放寬簽證限制、解禁中國手機應用,還有讓印度電影多在中國院線上映,這些招聽著挺接地氣,目標就是讓兩國民間多走動走動,經貿合作也能更順暢。
自從2020年邊境沖突和疫情把直航掐斷后,中印之間的人流物流就沒以前那么熱鬧了,現在重啟這些,等于給關系回暖加了把柴火,還有個亮點是中方提議恢復凱拉斯-曼薩羅瓦朝圣活動,
這對印度民眾來說意義不小,能拉近兩國民心的距離,這些舉措要是真落實,估計能讓中印關系多點人情味兒,不老是冷冰冰地談戰略。
背后推著雙方往前走的,還有國際局勢這只“無形的手”,特朗普上臺后搞的關稅戰,讓中印兩個經濟體都捏了把汗,印度這邊,稀土供應都快成大麻煩了,汽車行業喊著原材料不夠用,急需跟中國搭上線,穩住供應鏈。
中國市場那么大,產業鏈又全,印度要是不抓住這機會,經濟上怕是要吃虧,更別說,全球南方國家現在越來越有話語權,中印作為領頭羊,完全可以抱團取暖,少看點西方臉色,問題在于,合作的路也不是一馬平川。
印度一邊想跟中國做生意,一邊還在四國集團里跟美日澳搞“關鍵礦產倡議”,這讓中方有點不放心,覺得印度是不是還想兩頭下注,說白了,合作得有誠意,光靠簽幾份協議、喊幾句口號可不夠,中印要想真“龍象共舞”,得把這些務實舉措落到地上,別讓猜疑壞了好事。
蘇杰生這次訪華,帶著莫迪政府的承諾,說是要在上合峰會里跟中國好好配合,增強溝通協調,這話聽著挺好,但印度過去沒少“放空炮”,比如6月那時候,印度防長辛格在上合防長會上就沒簽聯合聲明,還在會上挑撥巴基斯坦,搞得氣氛挺尷尬,這樣的前車之鑒,讓中方對印度的誠意多少有點疑慮。
現在SCO峰會是個好機會,印度要是能拿出點實際行動,比如在反恐、貿易便利化上多配合,而不是老唱反調,興許能讓中方多點信任,關鍵是,莫迪政府得明白,國際局勢這么復雜,中印合作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
現在世界多極化是大勢,西方那套老規矩已經不靈了,中印作為亞洲的兩個大塊頭,完全可以聯手在全球舞臺上唱主角,比如在氣候變化、能源轉型這些大事兒上,中印的需求和立場其實挺像的,合作空間大得不得了。
要是能把這些抓手用好,不光能讓雙邊關系更穩,還能給全球南方國家帶個頭,告訴世界新興經濟體不是只能當“跟班”,
當然,這條路不好走,歷史恩怨和現實猜疑都不是一天兩天能消的,天津SCO峰會就是個試金石,中印要是能搭好這臺戲,全球治理的劇本,興許真能多點風采。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