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想做網紅,只想把洪莊宣傳出去。村民富了,村集體才能富。”近日,富陽區銀湖街道洪莊村黨委書記馬國榮因拍攝短視頻走紅網絡。
鏡頭里,他帶著村干部走進楊梅園、探訪老年食堂、推介村內企業,用樸實直白的表達,讓這個藏著古民居、飄著瓜果香的村莊,成為了網友口中熱議的“活力洪莊”。
從零到播放量超百萬
6月7日,一條推介洪莊村楊梅的短視頻火了,兩天時間農戶增收近2萬元。“看著農戶笑開了花,我們就覺得這事得干下去。” 馬國榮笑著說。
推介楊梅短視頻
去年,區融媒體中心文化特派員孫瑩率先提出以新媒體賦能“活力洪莊”,不僅對村班子成員開展拍攝培訓,還共同創作了“馬書記小劇場”等劇本。
文化特派員系列活動——拍攝培訓
此后,由杭州市委宣傳部駐村選調生周若瑾牽頭,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參與,組建專門的工作團隊。先花1—2天構思腳本,再集中拍攝半天,完成剪輯后次日發布,從零做起、群策群力,逐漸摸索出些許門道。
馬國榮(左)拍攝短視頻
如今,洪莊村更是吸引了專業運營團隊加入,視頻質量更上一層樓,內容涵蓋村務動態、人文風貌、農產品推廣、餐飲探店、企業宣傳等。
馬國榮為洪莊村拍攝的短視頻
從5月28日第一條短視頻發布至今,微信視頻號“活力洪莊-鄉村振興閑不住版”共發布視頻25條,總播放量已超100萬,其中,飯店宣傳視頻讓客流量翻倍,古民居招租信息引來了多家企業咨詢……
“全免費!”馬國榮強調,團隊從不搞商業化,為村民和村內60余家企業免費服務。這份堅持,讓短視頻成了名副其實的“富民利器”。
從“單兵作戰”到“七村聯動”
短視頻火了,馬國榮的規劃更“實”了。
眼下,洪莊村正籌建6000平方米的農產品展示加工中心,未來這里將成為集展示、加工、直播于一體的基地。同時,銀湖街道7村聯動的計劃已提上日程——把周邊村的茶葉、紙傘、草莓等特色產業整合起來,抱團發展。
農產品展示加工中心效果圖
長遠看,古民居要變文旅“網紅打卡點”,舞蹈隊、太極拳隊要成文化“活名片”,直播帶貨也要學起來。“‘活力洪莊’不是喊出來的,得讓大家看到這里有吃的、有玩的。”馬國榮說。
從“怕出鏡”到“齊參與”
起步時的難,馬國榮記在心里。內容要常換常新,得挖空心思找題材;部分村民怕上鏡,連他家人起初都反對。
團隊拍攝短視頻
破局的關鍵,在于“真”——
?村里堅持“助農初心”,拒絕商業化,讓村民慢慢放下顧慮;
?年輕干部被要求出鏡,大家從拘謹到自然,不僅拉近和村民的距離,更凝聚了班子合力。
“我們學桐廬姚書記、蕭山孔書記,他們能靠直播幫村民,我們也行。”馬國榮說。如今,村民們會主動提出拍攝短視頻的需求,“書記,咱家的蔬菜熟了,能拍一條不?”這樣的轉變,正是對這支短視頻團隊最好的肯定。
團隊拍攝短視頻
從田間地頭到鏡頭內外,馬國榮和洪莊村的故事還在繼續。正如他常說的,鏡頭里的是洪莊的今天,鏡頭外的是村民們更有奔頭的明天。
來源:富陽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