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對美、日、菲三國外長聯手炒作的“南海仲裁案”,王毅一人“力戰全場”。
原本準備好的發言稿突然變得毫無用處,因為王毅外長提到了一個他們不敢正面回應的地方。
它只有0.51平方公里,卻讓三個大國的外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作者-水
三國圍攻,一招破局
7月11日的馬來西亞吉隆坡,第15屆東亞峰會外長會現場劍拔弩張。會議室里坐著18個國家的外長代表,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排的幾個身影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率先發聲,老調重彈地炒作起了那個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他的語調里帶著幾分得意,似乎覺得這次又能給中國施加不小的壓力。
緊接著,日本外相林芳正接過話茬,聲稱要維護所謂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
他的措辭謹慎但立場堅定,顯然是有備而來。
菲律賓外長馬納洛更是來了精神,大談特談仲裁結果的"終局性和約束力",仿佛拿到了什么尚方寶劍。
三國外長配合默契,一唱一和,營造出一種"國際正義"站在他們一邊的假象。
就在這種咄咄逼人的氛圍中,中國外長王毅從容起身。他沒有拿出準備好的發言稿,也沒有進行冗長的理論闡述,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話:
"仲裁庭把太平島判成巖礁?那好,如果按這標準,美日那些巴掌大、沒淡水、沒人守的礁石,是不是也該取消專屬經濟區?"
原本策劃好的三國聯手圍攻,瞬間變成了被反將一軍的尷尬局面。
王毅外長這一問,直接擊中了他們邏輯的死穴,讓所有的準備都變得蒼白無力。
0.51平方公里的"照妖鏡"
太平島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為什么王毅外長敢用它來反擊美日菲的指控?答案就在這座島的客觀條件里。
太平島面積0.5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自然島嶼。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比很多國家的首都機場還要寬敞。關鍵是,這座島"活"著。
島上有多口淡水井,年均可供取用約100噸地下水。有駐軍、行政管理機構、醫院、氣象站、雷達設備、通信設施,樣樣齊全。
島上還有農地,種植蔬菜、香蕉等作物,部分區域實現畜禽養殖。這活脫脫就是一個能維持人類正常居住和經濟活動的小型社區。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的明確規定,能夠"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的陸地才能稱為島嶼,享有專屬經濟區。太平島完全符合這一標準。
然而,2016年的仲裁庭竟然將太平島認定為"巖礁",進而斷言南沙群島沒有任何島礁能夠產生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更荒謬的是,這個所謂的"仲裁庭"在作出判決時,連最基本的實地考察都沒進行!就憑幾張衛星照片和一些道聽途說的報告,就敢把活生生的島判成"礁"。
王毅外長把這個事實擺上臺面,等于把整場仲裁鬧劇的底褲都給扒了。這種閉著眼睛、捂著耳朵的"裁決",專業性、公正性、合法性統統被打上巨大的問號。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么全世界大多數島嶼都得重新定義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是什么?
當"雙標"撞上"回旋鏢"
王毅外長這一招的高明之處,不僅僅是揭露仲裁案的荒謬,更是直接戳破了美日菲三國的雙重標準。
美國的尷尬最為明顯,這個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都沒有加入的國家,卻整天揮舞著公約的大棒指責別人。這不是典型的"我不吃藥,但你必須吃"嗎?
美國在太平洋上有那么多巴掌大的礁石和環礁,按照仲裁庭對太平島的認定標準,這些地方連"巖礁"都算不上,更別提什么專屬經濟區了。
日本的矛盾更是令人哭笑不得,他們死抱著那塊人工加固的沖之鳥礁,堅稱那是一座"島",擁有巨大的專屬經濟區。
但轉過頭來,卻支持仲裁庭把面積是沖之鳥礁幾十倍、條件優越得多的太平島說成"巖礁"。這臉變得比翻書還快。
菲律賓的糾結同樣讓人看不懂,前總統杜特爾特曾經公開說過,那個仲裁結果是"一張廢紙,應該扔進垃圾桶"。
可現任的馬科斯政府,又把這張"廢紙"撿起來當寶貝。這政策反復比股價波動還大,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更諷刺的是,菲律賓還放風說要搞什么"第二次南海仲裁"。這真是賊喊捉賊!看看仁愛礁上那艘非法"坐灘"二十多年、銹跡斑斑的破軍艦,誰才是海洋環境的真正威脅?
東盟其他國家心里跟明鏡似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早就明確表態:"南海問題應該由區域內國家自己協商解決,不需要域外國家指手畫腳!"
新加坡、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家,都保持著相當的理性和務實。沒人愿意為了菲律賓的一廂情愿去火中取栗,更不想被域外大國當槍使。
一座島,一面旗,一個時代
這場外交交鋒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次會議的范疇。王毅外長用太平島案例展現的,是一種教科書級別的外交藝術。
這一手"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不是靠嗓門大就能學會的,而是需要深厚的法理功底、敏銳的戰略眼光和精準的時機把握。
在國際舞臺上,事實勝于雄辯。王毅外長沒有進行冗長的理論爭辯,而是用一個無可辯駁的具體案例,讓所有的質疑聲瞬間消失。
南海的未來已經越來越清晰,中國與東盟已完成"南海行為準則"草案三讀,爭取在2026年前達成最終協議。
這個準則強調協商一致、地區主導、和平解決,是東盟普遍支持的方向。合作共贏的理念正在取代零和博弈的思維。
更重要的是,這次交鋒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保持定力、堅持原則,永遠不會過時。
那座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卻永遠屬于中國的太平島,靜靜地矗立在南海的萬頃碧波中。它像一枚永不沉沒的主權印記,無聲地宣示著歷史與法理。
誰在真心實意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海洋秩序?誰在渾水摸魚、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答案,其實就在這片海,就在這座島上,清清楚楚。
結語
說實話,外交的最高境界不是聲嘶力竭地爭辯,而是舉重若輕的智慧。王毅外長這一手,真是漂亮。
南海的未來不會因為一紙"裁決"而改變,但會因為智慧的外交變得更加清明。合作終將戰勝對抗。
面對國際爭端,你覺得什么樣的解決方式最有效?中國的外交智慧還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