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知了么?
大名鼎鼎的“知了猴”
又名“節流龜”“哨卻”
“爬叉”“馬猴兒”
它其實就是蟬的幼蟲
一般認為其最佳賞味期在羽化成蟬之前
論食客們對抓“知了猴”有多執著?近期你一定看過這個場景:一到晚上就有一群“神秘人”,出沒在山間樹林、公園、河堤等,拿著手電筒、拎著塑料袋,目不轉睛地在樹上找什么……99.99%的概率,他們在抓“知了猴”。
什么?你說身邊沒人抓?請速速聯系你的山東朋友,他們正在全網通緝“知了猴”。
一個人抓“知了猴”是嘴饞,一群人抓“知了猴”就成了產業。在山東、安徽等地,不少攤販在村頭道路邊擺攤,抓到后迅速轉手給外地客商。今年新貨的價格基本是1~1.5元一只,電商平臺上一些較大的店鋪已有300多萬件的銷量。
野生“知了猴”的供不應求,也催生了“知了猴”養殖產業。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王培兵承包了60畝金蟬養殖基地,今年首次迎來收獲季。
“從6月15日就開始有金蟬出來了,第一晚捉了1000多只。”王培兵說,這些金蟬都養殖在柳樹下,高峰期一晚上能抓上萬只。現在一畝地大概能出來1.1萬個,除去各類開支,純收入也有六七千元。
在王培兵的帶領下,村里十幾戶也開始養殖金蟬,“相比于其他大棚養殖,金蟬用工少,一年也就忙活三四個月,收入相對較高。”
王培兵正在展示自家養殖的“知了猴”。圖源:半島都市報
在被充分地抓捕后,“知了猴”也進入到下一道程序——被做成美味。
最經典的吃法當屬油炸。至于口感,顧名思義,像傳說中的“唐僧肉”一樣令人向往,外殼焦香四溢,肉質鮮嫩多汁,脆脆爆漿,尤其背部這塊肉,一口入夏,吃掉它就擁有了整個童年!
圖源:小紅書@六道堂企業店
讓人食欲大動的“知了猴”,給餐飲行業無限的發揮空間。有烤羊肉串、烤牛肉串,怎么能沒有“知了猴”烤串!
圖源:視覺中國
面包店靈機一動,愛吃“知了猴”和愛吃面包的都沉默了……
圖源:濟寧壹點
又想吃“知了猴”又想吃面怎么辦,包在“知了面”身上!
圖源:都市快報
美味從來不只是美味
一只小小的“知了猴”
在養殖戶的眼里
是致富的“金疙瘩”
在食客的深夜食堂里
是人間煙火的錨點
在大人小孩的記憶里
是童年有趣的游戲
是夏日夜晚“秉燭夜游”的回憶
你與“知了猴”都有哪些故事
請在評論區交換你
與“知了猴”的“獨家記憶”
來源:央視網、中國經濟網、半島都市報、大忘路
監制:王巖 編輯:邵泉尉(見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