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烏戰局已陷入僵局半年,普京終于按下“進攻”按鈕,日前一條消息傳來:外媒稱1200萬發炮彈已經準備好,要準備打破僵局了!
然而拉夫羅夫此時急忙訪華,顯然是為普京的大行動“交底”,謀求中國的戰略支持。
俄方到底在策劃什么大行動?關鍵時候拉夫羅夫訪問中國,又有什么用意?
特朗普攪局
現在各國的媒體都在不斷暗示,俄烏大決戰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1200萬枚炮彈已經到位,俄羅斯也不再拖延,普京準備打破這一僵局了。
最近的新聞可不止是風言風語,就連美國媒體也在暗示這一切,尤其是特朗普最近對俄羅斯的態度,怎么看都不像是空穴來風。
就在7月14日,特朗普對普京發火,表示非常不滿,威脅要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
特朗普的火力全開,原因很簡單:普京不但無視了他的停火要求,反而加大了軍事行動的力度。
很多人可能會問,難道美俄還有貿易來往嗎?早不是斷得差不多了嗎?
可根據美國商務部部長的解釋,這次的100%關稅并不是直接加在俄羅斯身上,而是對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征收的“二級關稅”。
換句話說,不直接向俄羅斯收錢,卻能讓那些和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付出代價。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明確表示,烏克蘭將得到更多的武器援助,不過,這些武器并不會從美國采購,而是由北約和烏克蘭自己出錢生產。
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看起來并不是無私的,而是打算把成本丟給別人,自己輕松收獲成果。
再來看一下所謂的俄烏大決戰的背景,韓國國防部最近披露的情報顯示,朝鮮已經向俄羅斯送去了1200萬枚炮彈,這批炮彈和俄羅斯的庫存加起來,簡直足夠打一場大戰。
再加上美國的情報機構傳出消息,俄羅斯似乎正在為一場空前的大規模襲擊做準備。
這就能理解為什么特朗普在致電普京之后,氣急敗壞地對外宣布“沒有任何進展”了。
俄羅斯準備好打大仗,哪有時間理會特朗普提出的停火談判。
特朗普現在直接宣布要對俄羅斯加征100%的二級關稅,顯然是在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俄羅斯的經濟本就嚴重依賴能源出口,而特朗普瞄準的正是這一點,天然氣、石油一刀一刀地割下來,俄羅斯要怎么繼續和西方對抗?
沒有經濟支持,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的持久性大大降低。
拉夫羅夫急忙訪華
如今的俄烏沖突是個復雜的棋局,俄羅斯的選擇簡直是兩難,站在十字路口上,要么接受特朗普主導的停火談判,先松一口氣,要么賭一把快速戰勝,打破現狀。
但不管選哪條路,都得付出代價,如果選擇停火談判,表面上看是種理智的做法。
暫時放下武器,能減輕軍事壓力,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至少能讓俄羅斯喘口氣,減少一些傷亡和損失。
再加上,停火可能給俄羅斯爭取到經濟上的喘息機會,緩解制裁的壓力。
可問題是,烏克蘭在西方的支持下可不可能就這么輕松答應?那些苛刻的條件——像是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支付賠償金,真是個噩夢。
而且,誰能保證西方會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停火不等于解脫,俄羅斯可能會陷入長期的經濟困境,繞不開的危機繼續逼近。
另一條路,是速戰速決,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力圖盡快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如果能在軍事上拿下一個決定性的勝利,不僅能打破僵局,還能提升俄羅斯的戰略地位,掌控局勢。
為了顯示俄羅斯的實力和決心,西方可能也得重新審視與俄羅斯的關系,給制裁降降溫。
問題是,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游戲,烏克蘭在西方的軍事支持下軍力增強,頑強抵抗給俄羅斯的進攻帶來不小挑戰。
更不用說戰爭中的不確定性,俄羅斯可能會面臨人員傷亡、裝備損耗等意外情況,如果戰事進展不順,俄羅斯的處境恐怕會更加困難。
外交戰場也是俄羅斯的必修課,單打獨斗顯然不現實,俄羅斯必須在國際上找個盟友。
7月1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親自奔赴朝鮮,和金正恩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雙方的合作關系由來已久,尤其是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兩國關系愈加緊密。
朝鮮不僅口頭上支持俄羅斯,還在軍事上提供了大量援助,包括1200萬枚炮彈。
這些炮彈在戰場上可謂是雪中送炭,朝鮮的支持讓俄羅斯在戰斗中更加有底氣。
接著,拉夫羅夫又馬不停蹄趕往中國,中俄之間的合作早已是板上釘釘,特別是在政治和經濟層面的互動非常重要。
俄羅斯急需中國的支持來穩定能源出口市場,緩解經濟壓力,中國則在國際事務中秉持著公平公正的態度,不僅愿意在外交上支持俄羅斯,還能通過加強合作為俄羅斯提供幫助。
這種合作不僅關乎能源,還包括政治和軍事等多個領域,最后,印度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國家。
雖然印度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但它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卻極具影響力。
俄羅斯與印度的溝通有助于其了解國際社會對俄烏沖突的不同看法,也可能通過印度的支持,獲得更多的國際理解。
俄烏沖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較量,它將影響整個亞歐地區的局勢,從地緣政治上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勝負,將直接決定東歐地區的未來格局。
若俄羅斯取勝,它將加強在東歐的影響力,重新調整國際力量平衡。
反之,如果烏克蘭勝利,它將進一步融入歐洲,成為西方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俄羅斯將面臨更大壓力。
經濟方面,戰爭對全球市場的沖擊是難以估量的,能源和糧食價格的波動,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歐洲的能源危機和亞洲的進口壓力,都可能加劇經濟困境。
社會的穩定也受到威脅,尤其是難民問題,給各國帶來不小的壓力,戰爭的外溢效應甚至可能引發更多的軍事沖突,安全局勢堪憂。
所以俄烏沖突未來的走向充滿變數,無論最終誰贏,影響都非常的大。
參考資料: 《美議員放話:特朗普同意了,買俄油,中印加稅500%》觀察者網 《俄氣總裁在北京與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討論對華供氣未來項目》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環球網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