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問題上,王毅外長明確發出警告。關鍵時刻,菲律賓的對臺政策出現變化,美方趁勢出手,對此,中方用行動予以反制。那么,美菲一系列舉動究竟有何目的?中國又采取了怎樣的應對?
近日,王毅外長在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外長系列會議期間談到南海問題時指出,一些域外國家仍在挑撥離間,攪動局勢不安。他還特別提到,有地區國家在南海問題上格格不入。這番話說得很直白,針對性極強,這個“格格不入”的國家,顯然是指菲律賓。
近期,菲律賓在南海“動作頻頻”,而且在臺灣問題上,它的態度也正在發生實質性轉變。據《華盛頓郵報》7月14日報道,菲律賓正悄悄加強與臺灣地區的聯系,涉及領域從情報共享,到聯合巡邏,甚至包括準軍事合作。盡管菲律賓官方仍口頭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實際操作早已背離原先的克制和謹慎。
比如,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接受采訪時,不僅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還公然宣稱臺灣的安全與菲律賓“命運交織”。更令人警覺的是,他甚至表示,菲律賓有權調整與臺灣的關系,即便這會激怒中國大陸。這種赤裸裸的挑釁姿態,不僅沖撞了中國底線,也撕下了菲律賓過去在對臺政策上的遮羞布。
這種公開“站隊”行為,自然引發了中方的強烈不滿,國防部曾在5月就警告菲律賓,不要引狼入室,甘當他人棋子。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也明確指出,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奉勸菲律賓有關人士不要玩火自焚。
關鍵時刻,美國也趁勢出手。7月10日,美菲在克拉克空軍基地啟動“雷霆對抗”演習第二階段。此次演習中,美國首次部署F-35A隱形戰機到菲律賓,與菲方FA-50戰機組成編隊,在南海上空聯合巡邏。要知道,F-35不是普通戰機,它是美軍空戰體系的中樞,具備強大的情報收集和協調作戰能力。分析來看,美國此舉不只是展示力量,更是把菲律賓牢牢綁在對華博弈的戰車上,甚至于這一演習也可能在為臺海沖突作準備。
面對這種局面,中國的反制迅速展開。珠海海事局在7月14日至18日之間,宣布在南海相關海域開展實彈演練,范圍位于廣東以南,明確劃定禁止通行區域。這是一個清晰信號:中方不會任由南海成為別國軍演的舞臺,也不會允許任何勢力借南海之名挑戰國家主權和安全。
說白了,菲律賓引美入局,本質上是對“東盟中心地位”的破壞。如果東盟國家紛紛倒向外部勢力,東南亞地區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將大打折扣,最終受損的只能是本地區國家自己。菲律賓是否已經做好承擔后果的準備?美國是否愿意為菲律賓的冒進行為埋單?這些問題尚無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認,中方已清楚表明態度:在涉及主權和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不存在討價還價的空間。
在這場較量中,中方展示了“軟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另一方面,通過與東盟的持續合作,穩定地區大局。反觀美菲的行動,不僅破壞了南海局勢的平衡,也在區域內制造更多不信任。
菲律賓敢于在南海、臺海問題上冒險,還是誤判了當前的地緣形勢,把對美國的軍事依賴誤認為是自身安全的保障,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真正的安全,來源于地區和平與穩定,而不是軍事挑釁與對抗。美國的意圖非常明確,它通過武器部署、軍事演習和政策引導,試圖構建一個對華遏制的“前沿陣地”。菲律賓正是這個布局中的一枚棋子,而一旦局勢失控,最先承受沖擊的,也是這些“前沿國家”。
總之,菲律賓在對臺政策上的轉變,是其南海政策升級的一部分,而美國則趁勢插手,試圖將臺海、南海連成一線,打造一個新的“遏華包圍圈”。但中方已經展開反制,軍事演練、政策表態和地區協調同步進行,力圖將危機穩住。下一步的關鍵,仍在于菲律賓自己是否愿意從地緣冒險中抽身,如果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最終將會為當前的選擇付出沉重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